关于提高平安创建“三率”的几点思考江涛(作者为中共大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 2004 年起至 2007 年底, 用四年时间在全县集中开展建设“平安大田”活动。这是我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纲要》,服务和保障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治本措施。平安创建已经开展近一年了,总的看来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三率”还比较低的问题。如我县还有不少居民、村民还不知晓开展这项活动, 去年底, 经市统计局抽样调查, 我市平安创建群众知晓率仅 30, 我县的平安创建知晓率在全市属较低的县。有的部门领导和群众片面认为是政法综治部门的事,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有的地方和部门工作不扎实, 有宣传, 但声势不到位; 有计划, 但落实不到位; 有组织,但领导不到位;有措施,但力度不到位;有投入,但保障不到位。群众还未体验到平安创建的实惠,对开展这项工作还不满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平安创建的“三率”。笔者结合我县实际,对此做了一些思考。一、深入宣传、家喻户晓,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知晓率是平安创建的前提。让人民群众都能知晓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和内容做法等, 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平安创建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要与开展综治宣传工作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发放宣传手册, 在公共场所设置防范提示标牌, 举办各种法律知识培训班, 设立法制宣传栏,印发法律宣传明白纸,组织专家和法律志愿者现场咨询、以案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平安大田”是人民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是每位公民的光荣义务,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通过开展“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 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切实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努力减少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的发生, 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 杜绝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发生, 确保我县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全县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 投资环境优化, 经济协调发展,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广泛发动、人人参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率参与率是平安创建的关键。就是通过社会各界发动辖区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活动, 加大人民群众参与力度; 形成平安创建从我做起, 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维护社会治安, 仅仅依靠政法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 平安创建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是每位公民的光荣义务, 广大干部群众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 通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遇事能利用法律武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要与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 深入做好群众工作, 建立健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千方百计地减少矛盾、解决矛盾, 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反映和兼
关于提高平安创建“三率”的几点思考.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