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他被聘为正式的机械师。在这个职位上他表现杰出,不但能诊察汽车的疑难毛病,还能不厌其烦地加以修复。于是他又被擢升为该维修厂的领班。然而,在担任领班之后,他原先对机械的热爱和追求完美的性格反而成为他的缺点。因为不管汽车厂的业务多么忙碌,他还是会承揽任何他觉得看起来有趣的工作;他总是说:“我们总得把事情做好嘛!”而一旦工作起来,不到完全满意他绝不轻易罢手。他事事干预,极少坐在他的位子上。他常常亲自动手修理拆卸下来的引擎,而让原本从事那件工作的人呆站一旁,并让其他工人枯等地指派新的任务。结果汽车厂里总是堆着做不完的工作、总是显得一团糟,交货的时间也经常被延误。张三完全不了解,一般顾客并不在乎车于是否修得尽善尽美——他们只希望能如期取回车子。张三也不明白,大部份工人对薪资比对引擎的兴趣还要浓厚。因此,张三对他的顾客和部属都不能应付得宜。从前他是一位能干的机械师,现在却成为不胜任的领班了。彼得原理对中国的启示英国学者劳伦斯·J·彼得和雷蒙德·赫尔在《彼得原理》一书认为如果彼得现象在等级制度中的每一个雇员身上出现,则这个组织的情况会不堪设想。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的等级组织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国政府机关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选拔任用机制不够完善和机制运行不够规范是导致不恰当地提升,从而造成雇员不能胜任高一级职务工作的主要原因。
彼得的彼得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