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博物院照明设计艺术设计学院 10 环艺二班申思雨 100180091 河南省博物院创建于 1927 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定在开封, 1961 年迁至郑州, 1998 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文物藏品 13 万余件。河南博物院主体建筑是由齐康老先生设计,以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 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 63 米的正方形,高 米, 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其整体设计更是和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契合, 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进入博物院,首先是走道。走道顶部使用发光顶棚和自然采光两种形式, 自然采光部分: 顶部玻璃使用了三角形的样式,不仅美观,同时, 相比于单个的平面也大大增加了采光面积, 更加节约能源。除了自然采光还有就是发光顶棚的灯带设计,灯带使用了 T4 T5 灯管,灯带呈条状,细长,和顶部走势高低起伏相契合,并采用了透光度较低的材料,不至于产生眩光。两边的墙上使用了壁灯和投光灯,其中投光灯用了筒灯和射灯两种。接着就是博物馆的大厅, 背景墙上的画是以郑州为主背景, 但画有登封的观音塔。在背景墙前面是以河南的“豫”字为创作背景的巨大雕像——由一人牵着两只象组成。背景墙的灯光采用高照灯,光源是金属卤化物灯。这种灯接近于天然光, 颜色偏暖柔和, 中和了博物馆较严肃的感觉。进入第一展厅,背景墙使用了檐口照明,利用不透光的石材遮住光源,使墙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产生通透的感觉。光源采用 LED 灯片和 T4 T5 灯管。顶棚周围使用了嵌入式筒灯和光纤相结合的形式,光纤若隐若现,和灯光较暗的顶棚相结合, 仿佛夜空中的繁星。在墙壁和地面交接的地上,使用了灯带。紧接着是展台,展台光源为 T4 T5 灯管, 使用了格栅,这样可以将光源打散, 不至于产生眩光刺眼睛。单个的方形展品台多使用了顶层射灯, 有轨道, 可根据展品调整位置, 随意性较强, 展品下方也使用了 LED 光源,并使用了透光性较差的材料,是光线更加均匀,更突出了展品, 使参观者更好的观赏所陈列的物品。顶棚采用了有轨射灯, 可根据展台展品的位置调整射灯位置,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第二展厅里,背景墙使用了檐口照明,灯源为 LED 灯片。展台使用了折光照明, 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灯的方向可以调节方向,这种灯又称“牛眼射灯”,光源为卤钨灯或 LED 灯片。在展厅中有楼梯, 楼梯使用了踏步照明, 光源为 LDE 灯片, 灯光隐藏在灯槽中折射出来,将灯光隐藏在灯槽中既安全又美观, 同时这样设计既可以使参观者在光线昏暗的展厅里看清楚楼梯, 保证了安全, 同时也具有照明的效果, 也烘托了氛围。展厅中间有发光顶棚, 同样使用了透光度较弱的灯带, 以不至于产生眩光。在展台中, 运
简析河南博物馆照明设计.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