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会宁农村教师走进中南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肃会宁农村教师走进中南海————————————————————————————————作者:————————————————————————————————日期: 甘肃会宁农村教师走进中南海黄志龙参加总理征求意见座谈会纪实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的研究制定历时一年零九个月,曾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从1月11日到2月6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五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在2月4日召开的基础教育领域座谈会上,温总理请来了8名基层的教师代表,问教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8名教师有2名来自农村,其中之一就是会宁县太平中学教师黄志龙。会议开始,参加座谈会的教师一一报出自己的姓名,温总理慈祥和蔼地向教师们颔首致意。当黄志龙报出自己的姓名时,温总理立刻就说出,哦,是甘肃会宁的。你们县的教师特别能吃苦,教育全国有名,去年考得怎么样啊?黄志龙答,在西北还是名列前茅。总理说,那就好。黄志龙说,我在座谈会上谈了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增加农村教师编制,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三是加快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2月28日至3月28日第二轮征求民意的文本来看,我的建议大部分已被《纲要》所采纳。当我提出关于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问题时,总理诚恳地问,你看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向总理谈了三条建议,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标准。现在城乡教师工资虽然一样,但城市教师的福利待遇却比农村教师的好,所以教师都往城里跑。若将教师工资分为三种类型,即城市、乡镇、村社,越往基层工资待遇越高,吸引教师到农村去。二是给农村教师发放一定的住房补贴,留住教师。三是政府可在县城或乡镇建设一批集资房或周转房,供农村教师居住。总理听了黄志龙的建议,亲切地点了点头。在谈到增加农村教师编制,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时,黄志龙向总理汇报说:目前甘肃农村教师的编制比率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确定的。八十年代前后,为了解决师资不足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聘用了一批代课教师。我们会宁现在还有代课教师766人,其中611人月工资200元,155人420元。总理听到这里,就侧身问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全国有多少代课教师?袁部长回答,有20多万。总理又耐心地询问黄志龙,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黄志龙向总理建议,一是增加教辅队伍编制,让部分代课教师担任生活老师。二是让学历合格、有教师资格证、业务素质较高的代课教师参加当地教师招聘考试,合格的转为公办教师。总理再度点了点头说,好。黄志龙建议,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扩大办学规模,集中教育资源,实施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黄志龙说,目前农村教师有三种类型,其一是转正型,1984年之前的民办教师已经转正,约占农村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他们大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且农民化倾向严重,尽管富于敬业精神,但难以挑动新时期教育工作大梁。其二是同专业自考型,学历有大专、也有本科,但大多为汉语言专业,很难适应其它学科教学。其三是近年分配的非师范类特岗教师和代课教师。黄志龙认为,师资和设施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一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亟待培训提高。二是农村音体

甘肃会宁农村教师走进中南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8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20-08-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