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确看待学生上网??当前中学生上网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于互联网巨大的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 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到互联网, 从而也引来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中小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成为悬在中小学生家长心上的一个巨大的疑问。本文就这个问题做如下的一些讨论。???????????????????????????????????????????????????????????????????????????????????????????????????????????????????????????????在 2002 年第 9 期《新华文摘》上转载了《中国社会科学》 200 2 年第 3 期胡鞍钢、周绍杰的一篇文章《新的全球贫富差距: 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在文中,作者以具体的数据描绘了当今全球经济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高度关联的事实。“ 1995 年国际互联网商业化给互联网带来了爆炸式的增长,美国、欧委会和日本纷纷提出了加速国际互联网普及的国家战略, 把它视为 21 世纪强化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这种爆炸式的增长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 富国和穷国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量分布的差距比全球富国和穷国人均收入差距的悬殊程度还要严重。目前, 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 1/5 人口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 86% 和国际互联网用户的 93% , 而收入最低的 1/5 人口只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 1% 和国际互联网用户的 0. 2% 。从 1995 年7 月到 2000 年 10 月,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先后四次发布了美国国内的“数字鸿沟”问题,把“数字鸿沟”问题列为美国首要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 其目的是使全部美国人融入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 通过大力普及国际互联网全面提高美国在 21 世纪的国家竞争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 通信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 2 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支撑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进步, 其影响是革命性的, 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 更为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一场经济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与普通的技术进步相比, 新兴的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①它是一种通用性技术;②在技术快速升级的同时,价格水平不断降低,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投资;③信息技术投资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进而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更高的需求, 形成了双向正反馈机制。其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影响了知识储备和传播的本质,通过改变知识分配能力影响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 推动社会利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鸿沟”意味着知识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加剧, 使那些没有机会接触信息网络的人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边缘化人群。……总之, 在信息时代, 接入和使用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信息优势将成为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任何形式的中断或限制供给都可能被看作是对社会发展的威胁, 通信网络的接入和使用以及满足人们的基本信息需求也将是人类发展的基本人权, 因此,陷入与信息和通信相关的贫困陷阱是非常危险的。”由此, 我们看到了, 互联网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来说,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都将是我们今天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大量的资料报道, 先进国家的中小学生正在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探究式学习, 对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互联网的兴起已经实实在在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对喜欢新鲜事物的青年的生活介入程度尤其深。《 2000 上海青年发展报告》调查显示, 已有 % 的青年选择“上互联网”作为自己的重要休闲方式, 列第七位。虽然虚拟心理、游戏心理、扮酷心理和获取小道消息等消极心态已经影响了青年上网, 但瑕不掩瑜, 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依然十分明显。广大青年认为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具有信息传递最快、信息来源最多、信息种类最全的优点, 在互联网上聊天可以增加交际 3 经验, 还可以在互联网上购物、听音乐、看录相等。此外, 现在不少大学班级尤其是毕业班都在网络上面申请了 BBS 专版或建立了集体网页, 这些专版或网页一旦设立就成为相关青年的公共领域而吸引这些青年经常前来访问。始建于美国的互联网, 是连接世界各国计算机网络的大众化全球信息网, 是近四十年来技术领域当中的一次最快速、覆盖面最广泛的变革, 也是与知识经济紧密相联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因其传输的内容已经发展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文字、声音、图像等形
如何正确看待学生上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