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拓宽社会渠道,积极推动公众参与.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拓宽社会渠道,积极推动公众参与.doc拓宽社会渠道,积极推动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仅仅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要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形成社会机制。要加强社会宣传,加大精神激励,有效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着力打造文化江苏形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以民俗、文化休闲活动为重要载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百姓、融入生活。江南人学吴媛媛同志承担省社科基金项廿“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要拓宽社会渠道,积极推动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传承的有较大影响和突出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截至2011年6月底,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批90项,省级项目3批29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批97人,省级传承人3批345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廿数量是全国最多的省份Z-o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成绩显著,许多方而走在全国前列。但也应看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也面临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不高、专项保护资金不足、传承人收入偏低、技艺传承困难等现实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蕴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仅靠政府部门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要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机制。1、 加强社会宣传,加大精神激励,有效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口承文化,传承人是项目存在的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当前我省对传承人主要是经济上的补贴,社会宣传不足,传承人未能获得高度社会认同和社会尊重。韩国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垂要文化财保护者”荣誉称号,日本则授予“人间国宝”称号,获得称号的传承人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我省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设立“江苏文化大师”、“江苏杰出文化人才”等多种荣誉称号,有效提升传承人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文化、新闻部门可制作传承人生平与事迹专题片、纪录片,在传媒平台广为播放,既起到介绍文化遗产的作用,又能够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2、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代际传承。韩国中小学生必须具有到“民俗村”体验学习的经历,作为升学、考评、毕业的重要依据。日本大中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做文化遗产体验的修学旅游。我国云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组织传承人到学校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学校宣传教育明显不足。应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生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民歌、民乐进音乐课,剪纸、年画进美术课,传统技艺进手工课,传统医药进保健课,大大提高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艺术院校及艺术专业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题材,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着力打造文化江苏形象。韩国几乎所有涉外领域都有传统文化展示,如韩国仁川机场设有韩国传统文化体验馆,每日有传统文化表演;飞机、地铁等交通工具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广告。日本1996年《文化财保护法》明确规定,日本政府官员要以能剧、歌舞伎、狂言等传统

拓宽社会渠道,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