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汉字与服色纹饰商周代已经有染色的技术了,颜料取自植物汁液或矿物中。不易褪色的植物色素一直是后代中国布帛染色的主要材料,故表颜色的字大都与衣服、纺织、植物有关。红、褐,绿、橙、缁等。服色服装的颜色,在汉以前大致以朱色最为尊贵。汉以来,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代表中央的黄色成为皇家的象征,东方的青色是士人的常服,南方的红色为喜庆,西方的白色为丧葬,北方的黑色为老人的服色。服色体现等级观念在唐朝,更加确立了黄色的地位,黄袍为皇帝的常服,并禁止其他人使用。唐规定:一二三品穿紫色,四品穿深绯,五品穿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其他不如品的杂役、商贾、庶人皆黑白两色。纹饰染出缤纷的色彩,但不易染成所希望的图样,用丝线刺绣及用颜料涂绘就可以解决其难题。纹饰武则天规定官服上绣花纹,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文官用鸟类来区分等级,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紫鸳鸯,八品鹌鹑,九品练雀,不入流的为黄鹂纹饰武官用兽类区分等级:一品用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衣冠禽兽刺绣绣花是利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在朴素的布上绣出美丽的图样来。金文的肃字,作一手拿着笔,画出复杂的图样形。刺绣时还要专心谨慎,肃是绣的字源,就引申为肃敬、严肃的意义。
第八讲汉字与服饰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