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帽子鞋子
头上的饰物进一步发展就是帽子,可做装饰物,也可避免风寒、炎热和伤害。
甲骨文的帽字,作平顶有护耳的帽形。
平日家居所戴的是冠,小篆的冠字,作一只手将一顶帽子加于一人头上之状,这是成年男子加冠礼的镜头。
在汉代,士族加以冠,庶人只能戴巾,可知帽子是权威的象征,由于庶民不戴帽,暴露乌黑的头发,故秦朝以“黔首”称庶民。
鞋子是因何而创造的?
鞋子是有帽子以后,文明社会的产物,直到很晚的时代,鞋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猜测一:保护脚而不受到伤害
猜测二:是衣饰之一,起美化作用
猜测三:起政治作用
猜测四:保持脚的干净
鞋子是因何而创造的?
如果穿鞋坐于席上,会脏污席子,于是就有脱去鞋袜的要求。
《礼记》:“侍坐于长者,履不上于堂”。上堂之前要脱鞋。
鞋子是因何而创造的?
在某些场合若不脱鞋,会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
《春秋哀公二十五年》卫侯褚师
在普遍穿着鞋袜的年代,赤足是一种虔敬的表示。
《隋书》载“极敬之所,莫不皆跣”。在待罪或认罪的情况下,要免冠跣足。
鞋子是因何而创造的?
在没有发明鞋以前,人们已习惯于赤足行走,没有必要为了保护脚而发明鞋,因此,可能是行礼的目的才是创造鞋子的真正原因。
保持庙堂的庄严和洁净是很多社会都有的习惯,很可能起先在进入庙堂之前,有洗去脚上污秽,以免侮慢神灵的习俗。
甲骨文的前字,作一只脚在盆中洗涤之状。前之所以有前进、先前的意义,可能就来源于上堂行礼之前要洗脚的习惯。
临时洗脚可能太仓促,为了方便起见,后来就事先以皮革包裹已洗干净了的脚。后来这块临时的皮革就发展为缝制的鞋子。
至于在鞋子上增添装饰得花样,则又是更晚以后的发展了。
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第八讲汉字与服饰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