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置培训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置 2017年11月15日提纲HIV职业暴露的定义2HIV暴露的防护3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置4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51背景背景1、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4〕108号2、2013年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纳入“职业病传染病”类别。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38号4、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转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的通知》川卫办发[2015]319号5、内江市卫计委转发《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的通知》内卫计办发[2015]373号6、资中县卫计局转发《职业暴露感染HIV处理程序规定的通知》资卫计办发【2015】134号7、资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资疾控[2016]95号。背景以上相关文件就职业暴露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防护、处理程序、处置机构、调查机构的成立、职责分工、人员培训均作了详细的要求。明确了县疾控中心为调查机构,县人民医院为处置机构。8、2015年县疾控中心举办了县直医疗机构和中心、镇卫生院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置程序师资培训。9、2016、2017年将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纳入了督导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要求对院内医务人员及村医培训覆盖率达100%。10、随着检测力度的加大,感染者发现越来越多,到基层就医率增加,职业暴露时有发生,发生后如何处理仍然是很茫然。意义1、我国处于艾滋病发病高峰,医务人员与AIDS病人接触的机会增加。2、医务人员更多的是面对潜在的传染源。—在“窗口期”内检测不到HIV抗体。—潜伏期较长,感染者无法从外表识别,却具有传染性。3、有助于消除恐惧心理,减少歧视。定义HIV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监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诊疗、护理、预防、检验、随访、管理、追捕、看守HIV感染的犯人等工作过程中)发生以下导致感染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定义1、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医疗器械及其他器具刺伤皮肤的;2、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的;3、被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废弃物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的;4、其他因职业活动发生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HIV特点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热很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30分钟可将HIV在体外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液中的HIV。60-80℃30分钟不能检出感染性HIV。WHO推荐的100℃20分钟灭活HIV。干燥环境中数小时在体外活性降低90%-95%,室温潮湿环境15天失去活性。2、一般的消毒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消毒有效。常见职业暴露传染危险性?HIV单次暴露于HIV阳性血液: %%HCV单次暴露于HCV抗体阳性血液:%(平均,范围0to7%)HBV单次皮肤暴露(未疫苗接种者):30%(如HBeAg阳性);<6%(如HBeAg阴性)HIV职业暴露的防护一、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二、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职业暴露防护及处置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ngqvk
  • 文件大小566 KB
  • 时间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