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住房安全有保障”具体认定标准、程序.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住房安全有保障”具体认定标准、程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若干问题的通知》(建村〔2017〕192号)要求,结合特区实际,特制定4类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一、4类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认定标准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的4类对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后,贫困户退出前,应对房屋安全性按“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标准进行鉴定或鉴别。(一)总体要求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建村函〔2009〕69号)中“房屋危险性鉴定”的评定办法,危房改造后应达到建筑质量安全标准。(二)建筑场地建筑场地不能存在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坡、地裂、地陷、泥石流、河道、采空区、崩塌等地段。(三)地基与基础地基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基础保持完整,满足强度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四):承重墙体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整体性好,无明显通缝、脱闪现象。非承重墙体完整或轻微裂缝不影响墙体稳定性。、柱:梁、柱整体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梁、柱节点无破损,无裂缝;梁、柱整体截面尺寸变化较小。、屋盖:楼、屋盖板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板与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梁与墙、柱构件连接可靠。(五)结构(体系)。,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状态的要求。、支撑、搭接可靠。(六)《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生土房结构有隔层,且隔层不作为主要居住功能的房屋时,房屋整体按一层计,支撑隔层梁、板的墙体按上、下二层计。、规整,平面宜规则、对称,竖向应保持上下连续,不应出现不规则结构,禁止出现严重不规则结构。、砌块墙或石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不应使用独立砖柱、砌块柱、石砌柱、土坯柱等。、或具有围梁功能的构造措施。(七)。,具有保护墙体正常使用安全功能;外墙宜设置勒脚,内墙宜设置踢脚线。,连接可靠,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未出现漏雨等影响房屋安全或正常使用的现象。(八)建筑材料质量水泥、钢材、屋面瓦等材料应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附有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严禁使用过期和质量不合格水泥;不应在主要承重构件中使用废旧钢材,钢筋宜采用机械方式加工处理。(九)附属设施改造后的农房应具备卫生厕所,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二、4类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认定程序4类对象退出前,房屋安全性应符合“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标准,相关工作按下列程序认定:,先行对住房安全情况根据认定标准进行初步认定;,统一向特区房地产管理局、规划建设局提出认定申请;、规划建设局根据办事处申请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审核认定;,可委托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复核认定;“住房安全有保障”认定标准的房屋,按照要求整

“住房安全有保障”具体认定标准、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100 KB
  • 时间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