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教学设计篇一:黄鹤楼诗词教案课题:渡荆门送别授课时间月日课题:黄鹤楼授课时间月日篇二: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桂平市大洋镇大莫小学教师:黄惠英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并能背诵和默写古诗。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歌曲《祝您一路顺风》。3、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李白,孟浩然吗?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2、介绍李白和孟浩然,并且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导入课题。二、讲授课文内容(一)初读1、让学生大概了解黄鹤楼,理解课题意思。2、听课文读音,然后给课文划分节奏。3、学习生字词。4、练习朗读诗歌,然后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有节奏、更有感情。5、奖励读得好的同学。6、理解课文词语。7、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古诗的。(二)细读1、请学生再读诗歌然后思考: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怎样的图景,李白这时候有心情(三)精读1、请同学们想一想: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2、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好友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三、课外延伸1、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2、让学生由诗歌联想到现在的歌曲,比较古时候人们表达离别之情的的方式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3、欣赏音乐:《祝您一路顺风》4、回忆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看到过送别的场面?四、总结五、布置作业:练习背诵古诗。板书设计:西辞黄鹤楼黄鹤楼送孟叙事三月下扬州浩然之广陵写景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流春景送别情景交融依依惜别篇三:,理解诗意。,并背诵。,尝试揣摩“诗中画,画中诗”。、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诗境,训练能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商讨学习任务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古诗,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应学点什么?(学生讨论)学习内容预设:1、学生字2、了解作者3、读古诗,背古诗4、翻译古诗意思5、了解主题二、解决问题——我们这节课就逐一的完成以上的学习任务。第一项学生字——(自学)明确:黄鹤楼广陵(地理位置)第二项了解作者——你能借助什么学习?(工具书)第三项读古诗,背古诗——读要注意什么?字音——读准节奏——2/2/3情感——悲伤,气缓声沉速度——缓慢第四项翻译古诗——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学习——汇报)第五项了解主题表达了作者学生讨论三、自测(导学卡)四、总结句式:学了这首古诗,,并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感情。板书设计1、2句叙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3、,理解诗意。,并背诵。,尝试揣摩“诗中画,画中诗”。、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诗境,训练能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二、商讨学习任务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古诗,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应学点什么?(学生讨论)预设:2、学生字2、了解作者3、读古诗,背古诗4、翻译古诗意思5、了解主题三、解决问题——我们这节课就逐一的完成以上的学习任务。第一项学生字——(自学)明确:黄鹤楼广陵(地理位置)第二项了解作者——你能借助什么学习?(工具书)第三项读古诗,背古诗——读要注意什么?字音——读准节奏——2/2/3情感——悲伤,气缓声沉速度——缓慢第四项翻译古诗——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
黄鹤楼古诗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