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11 ”狂欢“假打折”遭吐槽天猫、国美、京东等销量集体暴涨;部分商品“假打折”、“买不到”惹消费者不满在成为电商年度“盛典”的同时,双 11 的“美誉度”不断下滑。昨日,在双 11 到来之际,消费者不断在微博、论坛等各种信息渠道上吐槽。其中, “假打折”是重头。“假打折”遭诟病“本想买一双鞋, 498 元,打折下来 200 多,觉得挺划算, 结果刚才心血来潮看了下成交记录,发现人家原来就卖 278 !”网友“夏末”昨日吐槽说。像“夏末”一样,发现“假打折”的网友不在少数。“都是骗人的, PG00 高达我买的时候 1700 ,今天看双 11 有没有便宜,标价 2250 ,还是对折以后,原价 4500 !”新浪微博用户“ MRJOEY 婚礼纪实摄影”说。在双 11 来临前一周,即 11 月4日, 新京报记者在天猫各大品类中随机抽出了部分商品, 昨日对比双 11 当天降价幅度,可以一窥这次大促销背后的真实力度。在化妆品类目下, 记者选择了倩碧 125ml 黄油、欧珀莱 50g 面霜、薇姿 50ml 保湿霜三款产品,上述产品均出现在天猫主会场推荐页面优势位置。 11 月4日,售价分别为 340 元、 280 元、 220 元。昨日再查看对应售价,分别为 340 元、 元、 220 元。在服装品类,记者选择了恒适女士保暖长袖、黛安芬圆领暖衣、初语的连帽羽绒服, 11 月4 日,售价分别为 69 元、 元、 569 元。昨日,前两款价格变动为 49 元、 149 元, 最后一款在双 11 前已售完。手机笔记本“反涨”昨日台惠惠网、帮 5 买分别出具了电商降价情况报告。数据显示,笔记本电脑等出现了逆势涨价现象。帮5 买报告显示,双 11 期间,在监测的商品数量范围内,亚马逊降价商品数量占降价商品总数最高,达到了 % ,天猫、京东紧随其后分别为 % 和 % ,1 号店最少,仅占 % 。报告还显示,在大部分商品都在降价的时候,依然有部分商品价格逆市上涨。其中笔记本电脑涨价数量最多,其次是手机、平板电脑和洗衣机。“先涨后降的情况在本次双十一再次出现。只从商品价格这一硬性指标来看,临阵调价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帮5买报告分析称。猫腻 1 无法比价的特供款双 11 当天,许多商家打着“特供款”的旗号推出一系列新品,并号称仅此一天。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低廉,又有加入“独特”元素,这些特供款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不过,新京报记者从电商行业内人士了解到,所谓特供款在商家而言其实只是个幌子。目的是使消费者无从与平日价格纵向比较,以及在质量、做工上降低要求,提升利润空间。“比如,服装类商家会为了双 11 准备特供产品,你去看排在前几名的都有这个情况。单品销售冲上万,不这么做会赔死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称。“特供产品当然没有过往价格可以比较,他愿意标价多少就是多少。”镜花缘的店主平卓杰说。大朴网 COO 苏威也向新京报记者确认了上述现象的存在。“有时候,价格打得太狠了,有的企业以利润、销量为战略目标,迫不得已降低品质。”猫腻 2“不存在”的促销品还有的消费者在双 11 购物中品尝到了先扬后抑的失落滋味。满心期待后,商品却突然“不见了”。刘女士 11 月 10 日晚上开始刷双十一的各种宝贝,最终
“双11”狂欢“假打折”遭吐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