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处理规程2013年8月12日变电所电气事故处理规程第一节变电所电气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电力系统中的事故可以分为电气设备事故和电力系统事故两大类。前者使一部分系统和用电设备受到影响,是局部性事故;而后者使电力系统解列成几个部分,破坏了整个系统稳定性,使大量用户受到影响的系统性事故。电气设备事故可能会发展成为系统性事故,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系统性事故又可能使某些电气设备损坏。根据运行经验及事故统计可知,在电力系统中容易发生的事故如下: 1、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因过热而使绝缘损坏; 2、电气人员误操作; 3、电缆头和绝缘套管的损坏; 4、高压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失灵,如跳闸后合不上或在故障时断路器跳不开; 5、继电保护及其自动装置误动作; 6、绝缘子损坏或脏污所引起的事故,如套管瓷瓶放电闪络等; 7、雷害,如直接雷和间接雷的危害; 8、倒杆及倒塔; 9、架空线的断线; 10、配电变压器事故,如因温升过高而烧坏、漏油、匝间短路事故等。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计、安装、检修和运行等方面的缺陷引起的;其次是由于运行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技术不熟练、对设备的性能了解不够、不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等造成的。一、变电所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1、根据当时的运行方式、天气、工作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出现的信号、表记指示和设备情况,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要想正确、迅速地处理事故,首先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应准确判断事故的性质和范围,包括因事故影响的停电范围和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明确了这些范围,处理时才不会扩大事故,才能及时恢复供电和系统正常运行。否则,向故障点合闸送电,会加重设备损坏,甚至扩大事故。 2、用一切办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保持对用户的供电。 3、尽快恢复对已停电用电设备的供电,要优先恢复变电所的所用电,先恢复对重要设备的供电。事故处理中,运行人员要处理好排除设备的故障和恢复供电之间的关系。应当对具备送电条件的设备先恢复供电,先恢复无故障设备的运行,再检查处理故障设备,以减小损失。否则,将扩大事故和延误恢复送电,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时,应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在检修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应先做好安全措施。 5、调整系统运行方式,恢复正常运行。二、变电所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1、及时检查记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及事故象征。 2、迅速对故障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外部检查,并将事故象征和检查情况向部门主管部门汇报。 3、根据事故象征,分析判断故障范围和事故停电范围。 4、采取措施,限制事故的发展,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5、优先恢复变电所的所用电。 6、首先对无故障部分恢复供电。 7、对故障所在范围,迅速隔离或排除故障,恢复供电。 8、对损坏的设备做好安全措施,向有关上级部门汇报,由专业人员检修故障设备。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及时记录,迅速检查,简明汇报,认真分析,准确判断,限制发展,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当然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生搬硬套,例如:设备发生故障,如果现场实际条件许可,就应首先经倒运行方式恢复供电,然后再检查处理设备的故障。三、有关注意事项 1、事故处理时,应设法保证变电所所用电不能失压。如果发生事故时已经失去所用电,应首先设法恢复。在夜间,应考虑事故照明。变电所所用电的地位很重要。对于没有蓄电池的变电所,所用电的地位更为重要。失去所用电时,就可能失去操作电源,失去部门主管通讯电源,将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2、要尽快限制事故发展,判明故障范围和性质,将故障设备隔离,缩小影响范围,解除事故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3、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正确、有条不紊地将故障现象、表记指示变化、所发信号、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处理过程中与部门主管的联系、部门主管命令、操作、时间等,作详细记录。全面掌握事故时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对于分析判断事故至关重要。为了全面掌握这些重要依据,检查、记录和恢复保护信号掉牌应同时进行。并可以避免保护重复动作(事故处理过程中,保护再次动作)时,使前后两次不能区分,以致误判断而扩大事故。 4、发生事故时,对于装有自动装置的,如果自动装置应该动作,但因故而没有动作时,可以手动执行。例如系统中发生了事故,频率已经降低到“低频减载装置”的动作值,如果该装置应该动作而没有动作,值班人员应立即手动操作,将应跳闸而未跳闸的开关断开,降低负荷,使频率回升到正常值,促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但对于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如果应动作而未动作,应当按现场规程、规定执行。 5、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及时将出现的情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信号、处理和操作情况汇报部门主管,听从部门主管的指
电气事故管理组织制度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