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中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我在学校的讲台上站了十几年,曾经从事过幼儿到中学教育。现在,我在这里就谈一下自己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肤浅的认识和看法。我国是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必须具备知识和素质等多重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多能力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这些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县的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对教师们进行多样化的培训,使大多数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光是为了让教师适应减负后的新教材和执行减负教学,每个学期市教育局都对教师们举办培训班。那么应试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又存在那些问题?下面先谈应试教育。一、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在讲台前拼命地向学生们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教师一直是处在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或者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学生们也是为考试而学习,只能学到书本上有限的知识和理论,对书本外面的知识无法感知和体会。教师这样的教学对部分优生来说是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差生就是望而却步了,因此班级中优生和差生的比例失调,也给教师的本身造成压力。教师为了某方面的目的,就尽量去抓优生的教学,而忽略了差生,甚至有些教师几乎放弃对差生的教学。这就是教育工作者走进的一个误区,对学生不公平。这种现象在很多名校都有,要不怎么会有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出现?同是学生,同一样交费,可是优生和普通学生或者差生在接受的教育却不样,作为教师就要对自己全体学生负责,不应该光是为升学率而教学。应试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灵活多样化,比如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如果只在课堂上讲述,优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能力来结合老师输灌的书本知识会理解,而差生就不会去展开自己的想象,甚至不会很好地听老师讲课。一旦教师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山水风光,与及目睹一些破坏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再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大部分差生都是喜欢新鲜事物和好动,把他们天天关在教室里就像笼中的小鸟,无法在属于自己的环境里发挥特长和奋力翱翔。目前的减负,对中国教育是利还弊?这里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希望中国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重视课程改革。说实话,减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确实轻松了很多,但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相对地减少了,国家希望学生们在素质上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时,却忽略了基础知识也同等需要学习。我就把以前六年级语文在减负前和减负后的测试卷子给大家看看,你就会发现,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远不及以往的六年级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要多,这些现象不是搞教育的人一般都不知道的,不信你去看减负前的课本和减负后的课本,对基础知识的这类型的容大幅度地减了。课程改革是无可非议,但应该根据国情,根据人们在工作和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去进行教材改革。现在大家来看一看2003年秋季实行的教改后,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期中考试的卷子中一道题,这卷子的第一题是:一、请在田字格里写8个生

浅谈中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利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