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名校中考语文预测试题13
第一部分基础及理解(共6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分)
:(10分)
①,恨别鸟惊心。
②采菊东篱下, 。
③,一览众山小。
④学而不思则罔, 。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⑦,濯清涟而不妖。
⑧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⑨“爱国”一直是古代诗歌的主题。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一首中前后两句表现“爱分): , 。
。(4分)
①旁(wù) ②(cè) 隐
③(qiè) 而不舍④滑(jī)
。(4分)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稍稍宾客其父
( )(2分)
,是人们欣赏美景的好季节。
,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
“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浩荡离愁百日斜”中的“离愁”既指诗人离开京城时的伤感之情,也指眼见朝廷衰落腐败的伤心之意。
B、“吟鞭东指即天涯”流露了作者挣脱束缚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感。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明了作者的心迹:人虽不在朝廷,但仍想着为国效力。
D、这首律诗是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的抒情言志诗。
。(2分)
花草树木,同样具有人的性格、人的风采、人的品德。我喜欢凝视竹的挺拔,因为它有洒脱的风度刚直的气节;我喜欢欣赏菊的优雅,因为它有清秀的姿态凌霜的傲骨; , 。
“连战大陆之行的宗旨”为开头,重新组合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2分)
实现两岸利益双赢,比起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更能切实揭示连战大陆之行的宗旨。
连战大陆之行的宗旨
。
(部),从作品特点和读后感悟两方面谈谈你阅读文学名著后
的收获。(3分)
[备选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
书名
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任选一方面)
读后感悟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越明年出之,抱以之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也”(选自《郁离子》)
:(4分)
①弦而鼓之( ) ②使国工视之( )
③谋诸漆工( ) ④易之以百金( )
“/”符号为文中划线句断句(2分)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也
:(2分)
匣而埋诸土,越明年出之,抱以之市。
翻译:
?(2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12分)
2007年全国名校中考语文预测试题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