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07高考化学考前热身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l: Na:23K:39 Fe:56 Cu:64 Ba:137 Br:80 I: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14N+01n→14C+11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也存在14C
B. 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 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022个
×1023个的混合气,温度降至标准状况,
×1023
,1molSiO2晶体中含有共价键数约为2××1023
,不正确的是( )
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每个氧原子周围有4个氢原子,并分别与之形成氢键
(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 Cu + NO3—+ 4 H+Cu2+ + NO↑+ 2 H2O
:Ca2+ + 2ClO- + SO2 + H2OCaSO3↓+ 2HClO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
HCO3—+ Ba2+ + OH—BaCO3↓+ H2O
:2Cl-+ 2H2O2OH-+ H2 ↑+ Cl2↑
%,采用边排放边中和的方法将它处理,使之基本呈中性,处理方法如图所示:
若处理后的废水pH=7,则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 %
,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而与原子核无关。
,即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为化学变化。
,而形成分子晶体的原子间均存在范德华力。
,不正确的是
,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以防止溶液暴沸
C. 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必须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看变化的结果,但是PH试纸除外,在使用它时不能先用蒸馏水
2007高考化学考前热身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