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学习与有效教学桥墩小学朱碧辉 《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全篇以“问题”为线索,从导入、行动到解答引领教师一步步实现“问题化学习”,使研究中的理论、理念首先在《行动手册》的编写体例、文字呈现上得以完整的体现,也让读者从拿到《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的一开始,在形式上就对“问题化学习”形成感性认识。《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部分、行动部分和总结部分。学习了王天蓉老师的问题化学习感觉收益匪浅,结合自身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有了一些的想法和疑问。一、有效的课堂提问1.“问题化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学问题集,即系列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集合,在问题化学时的词汇和对话教学中基本采用直观法开展的教学,结合趣味活动操练巩固。而对于对话或阅读教学,其实我有时候也会以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自己的教学。一节课设计下来,我感觉知识点被梳理得很有层次,思路很清晰,并且从学生的反映来说,似乎一容易学好,有兴趣学。可是我并没有一直把这个教学方式运用于每一节课上。原因之一,很多课很难找到“问题”,即使找到一些牵强附会的问题,感觉提出来也意义不大,学生也没有什么兴趣来回答,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之二,有时候设计好的问题,循着自己的思路 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但对于我们小学英语学科来说,如果问题太多太细太直,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轻而易举的作出回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思维含量低。若问题空间太大,学生无从思考,也就谈不上培养思维。问题难度太大,空间太广,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无从思考,没有方向。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推理等能力。“提问——回答”来组织教学在具体方法上体现为“提问教学法”,它是教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问题来教授知识,启发学生的智慧。“问题”教学中的问题通常以教师预设为主,多为直接反映学科学习内容的问题,注重问题的启发性,通常也更聚焦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保证学习不会偏离主题。例如现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型的教学基本采用此法。 但教师能否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将问题的讨论引导深入,这能充分检验教师的课堂水准与专业能力。 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采用表扬、延伸、扩展的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成果,或者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作进一步的发挥,使其更具概括性、普遍性;当学生回答不出、回答错误时,教师可选择重复、重新表述、提示、教师本人提供正确答案的方式应对;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规范时,教师在肯定其正确成分的同时,应采取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说明、探究、提示方式来应对;当学生自发提问时,教师可以采用自己回答、转问、反问或提示等方法。二、“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也就是我们教师不能只作为课程教材的“传话筒”,而应该成为课程教材的智慧“解读者”,课程资源的主动“开发者”对于我们小学英语学科来讲,用英语对话交流,让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解决英语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会事先通读一个单元的内容,然后根据课程推进的要求进行再组织和再处理,把一些重要的内容凸显出来,但这并不是我唯一的重点。我会根据上述11字的要求,注重通过这
《问题化学习》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