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客户对企业的黏度.doc增加客户对企业的黏度“我国的钢材消费需求已经到了转折点。” 1月12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间隙,钢协副会长、建龙重工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接受《中者采访时指出,“钢铁企业要不断追求产品等级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转变商业模式,同时产品研发理念要更加’接地气钢材消费迎来转折点在张志祥看来,今后钢铁行业的苦日子一定不会太短,需要经历一个去产能的调整期。“我国的钢铁消费需求已经步入了转折点。”张志祥说。去年,我国粗钢总产量增加了1400万吨,出口量增加了2800万吨。也就是说,如果出口量没有增加,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实际上下降了1400万吨。这说明国内需求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左右的增速。钢材消费量下降,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发生了变化 更多地依赖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贡献,经济增长与钢材消费的关联度在下降。“尽管近几年国家为了稳增长,推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措施,但是这种方式难以为继。”张志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对钢材的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而钢材品质的提升必然带来用钢量的下降。”以建筑钢材为例。2014年,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与建筑钢材需求直接相关的新开工面积逐月下降。近年来,国家正不断推广高强钢筋的应用,今后即使投资增加,建筑钢材的用钢总量也会逐步下降。此外,工业用材质量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工业用材的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从追求钢材价格低廉向考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转变。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工业用钢质量的提升,其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延长,进而提高性价比,从而导致工业用材的消耗量减少。另外,钢材出口的高增长态势也不可持续。上述因素的叠加,导致钢材需求走向了转折点 下降趋势已现端倪。不能再靠打“价格战”拿订单一方面,钢材消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形势严峻。作为民营企业,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在张志祥看来,企业首先要进行产品升级。例如,建筑钢材生产企业要考虑如何从三级钢向更高级别的钢材升级。在这方面,民营钢铁企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张志祥提出,服务理念的转变也非常重要。现在,建筑钢材一般都是送到工地现场再进行加工,但由于施工现场的条件简陋,难以批量化、机械化加工,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效率较低。这为生产企业提供了延伸服务的空间。生产企业可以建立加工配送中心,将钢材加工成用户所需的尺寸、形状,再配送至工地,让客户可以直接使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效率。这也有助于解决施工现场的环保问题。据了解,建龙已经开始探索为客户提供这样的服务了。“今后,我们的订单不能再靠打’价格战’来获得,而应该从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增加客户对我们的黏度入手。”张志祥说:在商业模式方面,张志祥认为,应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进行转变。过去,钢铁企业的经营模式(由生产企业到大、中、小型批发商,最后到终端用户)存在很大的弊端,既会增加物流成本,又会增加库存占用资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提供了解决这些弊端的可能。”张志祥表示。依靠电子商务平台,千千万万的用户需求可以迅速合成并及时反馈给钢铁企业,不但有助于钢厂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而且
增加客户对企业的黏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