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范文.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小学数学案例分析范文小学数学案例分析范文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角。教学难点:正确画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二)初步感知,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三)小组合作,折角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 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五)体验感悟,画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试一试) 2、展示学生画的角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机会,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索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 (六)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游戏) :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师:现在继续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如授课伊市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图入手,引导小组讨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角?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同时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我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