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理综(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简要解读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冯永康
200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已正式公布。与2007年相比较,今年的理综(生物学科)考试大纲保持了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内容变化,仍然体现出“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特点。继续深入学习和认真钻研考纲,深刻理解以“4项能力要求”为核心的基本内容,可为我们迎战2008年的高考,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可靠的依据。
一、深刻领会考试大纲中能力要求的实质和精髓
考试大纲是指导高考复习教学的惟一法定性文件,它明确了考试性质,框定了考试范围,指明了考试形式,给出了试卷结构,列举了题型示例。考试大纲中最主要的是考试内容,它包括“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两大部分。
“能力要求”是考试大纲的核心内容,它引领着考试的主流方向。在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2008年理科综合(生物学)考试大纲中,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的是:4项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理解能力有了增强,有关条目的表述更加具体、指向性更加明确。这主要包括:
“理解能力”中第1条,表述文字更加简练明确,原来的“阐述所学知识要点”,现在提升成“把握所学知识要点”。
“理解能力”中的第2条,是将原来“获取信息的能力”中第2条改换成“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叙述,并移入进来的。这一条目的变动主要体现为:一是增加了对“图解”的考试要求,这是近年来在各种类型的高考生物学试题中已经出现的重要呈现形式和表达形式。二是将原来比较笼统的“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提升和具体化为了“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考查要求。这样的增删和移动,使考查内容的层次更清楚、更准确。
“能力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如“描述”改为“阐述”,“阐述”改为“把握”等变化,表明了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能力考查的层次将会进一步提升。
在使用非课改实验省、市考试大纲进行高考复习的地区,除了对4项能力要求中所包括的10个层次的条目,要作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考试范围所指明的高考应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点,要作更加清楚的熟悉和落实以外,还要有意识地关注新课程考试大纲中有关课程理念的阐述。如“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等,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不仅十分明确地渗透在2007年的山东卷、宁夏卷等理综试题中,而且在理科综合全国卷Ⅰ的2、4、31题,全国卷Ⅱ的1、5、30题,北京卷的1、4、29、31题,天津卷的3、31题,四川卷的3、5、31题和重庆卷的1、4、30、31等试题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通过这些试题的认真学习和耐心品味,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考试大纲中能力要求的精髓,获悉通过试题所传递的高考生物学信息。
总之,细心研读考试大纲不难发现,2008年的考纲保持了一个明显的相对稳定,体现出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变化中求创新的思想。
二、2008年理科综合(生物学)备考的建议
由于考试大纲更加明确地规范了4项能力要求,因此在高考的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都必须带领着
2008年高考理综(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简要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