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物理题型的解题基本规律专题辅导1
专题一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一、隔离分析法与整体分析法
隔离分析法是把选定的研究对象从所在物理情境中抽取出来,,往往都有几个研究对象,应对它们逐一隔离分析、,:先隔离分析,后联立求解.
.
【例1】如图所示,跨过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系有
m1=1kg、m2==,不
计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B静止在地面上,则向上的拉
力F不能超过多大?
【解析】(1)先以B为研究对象,当B即将离开地面时,
T的作用,且有:T- mBg=0.
(2)再以A为研究对象,在B即将离地时,
A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由于T=mBg>mAg,
- mAg=mAaA.
(3)最后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此时滑轮受到四个力作用:重力、拉力、- mg-2T=ma.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A上升距离s时,滑轮只上升了s/2,故A的加速度为滑轮加速度的2倍,即: aA=2a.
由以上四式联立求解得:F=43N.
.
整体分析法是把一个物体系统(内含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者是着眼于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而不考虑各阶段不同运动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m=、,·s的冲量,设盒在运动中与球碰撞的时间极短,:盒从开始运动到完全停止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g取10m/s2)
【解析】此题中盒与球交替做不同形式的运动,若用隔离法分段求解,.
这个系统运动刚开始所具有的动能即为盒的动能
mv02/2=p2/2m=/(2×)=
整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
f=mN=m2mg=10×=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fs=0-mv02/2 , s=
【解题回顾】不少同学分析完球与盒相互作用和运动过程后,,碰撞后交换速度,再求盒第二次运动的路程,,但如果起初的初动能很大,将会发生多次碰撞,遇到这种情况时,同学们会想到整体法吗?
当然,隔离分析法与整体分析法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有时需要先用隔离分析法,再用整体分析法;有时需要先用整体分析法,再用隔离分析法。
二、极值法与端值法
,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函数可能不是单调的,:一种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三角、几何等数学方法;另一种是根据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受到的物理规律
2009年高考物理题型的解题基本规律专题辅导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