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使人们对“金砖国家”(BRICs ,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打头字母缩写)这些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能否持续产生了怀疑。为什么这些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在外部危机冲击下会发生剧烈震荡?像金融危机这样的外部冲击对于这些新兴经济体影响的传导机制、反映以及对其整个赶超与崛起进程的影响如何?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构建灵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危机防治体系,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无裨益。一、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冲击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的。 。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联动性不断增强,使得新兴国家证券市场对发达国家的股市波动十分敏感。次贷冲击波导致新兴国家股市剧烈波动、市值严重缩水。摩根士丹利 MSCI 金砖四国指数下跌近六成,比以 26 个新兴国家为基础的新兴市场股指下跌( % )和全球主要股指下跌(% )幅度更为剧烈。有的国家还因投资与美国次贷有关的债券及国债而遭受打击。吸引外资下降和外资流出增加。 2008 年,俄罗斯私人资金净流出量为 1299 亿美元;巴西外资净撤资额达到 亿美元,居民净储蓄额也比 2007 年下降 48% , 美元净流出量达 亿;印度外资净流入从 2007 年的 600 多亿美元下降为零。2008 年,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均出现明显减速。货币贬值与外汇储备缩水。金砖国家出现货币贬值趋势。俄罗斯卢布一改 2000 年以来稳定升值趋势,卢布/美元汇价自 2008 年8 月到 2009 年2 月份跌幅约 40% 。俄罗斯外汇储备在近半年里减少了 1200 多亿美元。巴西的雷亚尔兑美元汇率从 8 月份到年底贬值近 50% 。2005 年7 月汇改以来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也出现了变化,在 2008 年12月份出现了约 1%的贬值。印度卢比兑美元全年跌幅超过 20% 。 ,大宗商品和加工产品需求与价格下降,使金砖四国出口遭到不利影响。过去数年,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增长与资源价格高度相关,在油气价格、铁矿石价格及农产品价格等急剧走低背景下,俄罗斯出口顺差开始显著下降。 2008 年7 月石油价格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使俄罗斯石油出口减收数百亿美元。 2009 年1-2 月份,俄罗斯出口继续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超过 50% ,贸易顺差下降达2/3 。同样,海外订单减少使印度出口 2008 年10月-2009 年1月连续四个月下降, 2008/2009 财年外贸逆差预计超过 1000 亿美元,使其外债/ 出口比率将在目前 96% 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 2008 年中国出口增长率同比下降 7 个百分点, 2009 年1-3 月出口下降幅度超过 20% 。2008 年巴西出口出现 10 年来首次下滑和 8 年来首次逆差。 2009 年1-2 月巴西日均进出口同比分别下降 22% 。 。失业增加和收入预期不稳定,使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信心降低。民调显示,俄罗斯 % 的居民认为,俄罗斯在世界各国中受危机打击最重,经济复苏时间较长。卢布贬值一度引发居民抛售卢布购买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影响.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