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修订版)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0 年6月 1 日以粤经信创新〔 2010 〕 482 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我省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 建设经济强省和创新型广东, 特制定本方案。一、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名牌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商标、产品, 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名牌的总体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省名牌主要包括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包括了名牌的创建、培育、管理和保护, 以及运用名牌树立我省地区和产业的品牌形象, 带动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全过程, 对提高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和产业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是我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 加快我省产业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 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建设经济强省, 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全面实施和加快推进名牌带动战略,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意义。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为着力点, 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 集中力量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的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名牌服务机构, 带动全省企业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提高全省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推动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基本目标, 力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 2012 年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形成一大批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具有行业主导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广东名牌,依托广东名牌企业的集聚、辐射和示范作用, 形成一批国际和国家级名牌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这批名牌和驰(著) 名商标企业在全省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和优势行业占主导地位, 成为这些产业和行业的重要支撑。广东具有的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名牌产品(工业类)总销售值占全省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 35- 40 %。依托产业集群, 创建 30 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3-5 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国际品牌。二、加强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领导与协调(一) 进一步完善广东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指导。广东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是省政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由省政府领导主持,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和组织协调。联席会议组织制定全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规划并指导实施; 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全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工作; 指导与监督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关名牌管理规定; 审定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服务机构的评价、审定办法并指导实施; 研究确定不同时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工作重点。凡涉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重大问题, 均要提交联席会议讨论, 联席会议做出的决定经省政府批转全省执行, 各成员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广东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和《广东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的要求, 在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确职责,加强分工与协作,形成合力。要认真研究制定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共同推动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各市要加强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编制本地区名牌发展规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为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尽快成为“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代表性强、公信力高”的中介机构,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培育企业(产品)名牌、打造区域品牌、名牌评价、开展行业调查、统计、规划、培训、建立行业自主创新平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跟踪发布国外新产品、新技术和名牌信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开展国际间交流等方面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要严格履行行业自律公约, 规范企业行为, 促进行业内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发育和壮大。质量协会、消费者协会、质量检验协会等团体, 认证、咨询等中介组织, 检验(测)、科研等技术机构要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 提供科学、公正的社会中介评价, 协助树
广东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