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每年九月,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候。一个个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孩子,怯生生地走入了幼儿园的大门。九月初的幼儿园,常常是哭声一片。孩子们和父母亲人的分离焦虑困扰着很多家庭,也为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场景一:宝宝第一天来上幼儿园,就一刻不停地哭。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如此,从不参加任何活动。他会一直紧紧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坐在远离小朋友的地方,默默地流着泪。老师的拥抱、帮助,他都不愿意接受。经过与家长的交谈,老师了解到,宝宝的父母很忙,多数时间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是个非常受宠的孩子。宝宝也很少与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宝宝所经历的情绪困扰就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幼儿与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应。每个孩子因为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个性和习惯的差异,分离焦虑的具体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只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哭泣,有些孩子会饮食减少、睡眠不安、少言寡语,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拒绝进食、身体不适症状等。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小班新入园孩子中,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持续三周以上的占20%,由此可见,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比较普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也反映在焦虑情绪表达的方式上。例如,有的孩子仅表现在与亲人分离的片刻情绪很坏,但亲人离开后很快就转为正常;有的孩子与亲人分离后很难适应环境,不愿意从事其他活动,整天情绪糟糕,容易哭闹;有的孩子则神情紧张、呆板,不哭也不闹,但拒绝与人交流;有些孩子会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会从梦中惊醒,或难以入睡等等。
一、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分析
幼儿分离焦虑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以及幼儿自身的因素等有关联。
(一)家庭的因素:
1、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溺爱。我们曾经对小班孩子入园前的家庭教养情况做过调查,如孩子在家吃饭,父母、祖辈喂孩子吃饭的约占五成,成人偶尔帮忙喂饭的约占三成,能自己吃饭的孩子仅占两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独立性差。当他们走进幼儿园,面对大量必须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必然会产生焦虑。上洗手间不会穿脱裤子,午睡起床不会穿鞋,吃饭不愿动手,或者撒得满地。虽然有老师照顾,但毕竟不像家人照顾得那么及时周到。这样的孩子更难以忍受集体生活。
2、家庭环境使孩子缺乏交往的经验。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使孩子在家庭中很少和同龄人相处,他们缺乏和其他幼儿交往的经验,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社会性发展缓慢,有时存在集体适应障碍。所有这些,势必会使幼儿产生社会性焦虑。
3、亲子依恋关系质量的影响。出生后在父母身边长大,受到父母及时关注、回应,感受父母温柔照顾的孩子,容易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内心安全感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信任,愿意主动去探索学习。这类孩子在入园时,能比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或不断变化照料者,或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则容易形成矛盾型或回避型的依恋关系。这类孩子内心安全感较弱,对周围世界不信任,容易产生较强的分离焦虑。
4、家长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分离焦虑不仅会影响孩子,也会影响家长。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9261262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