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七(4)班何泽林鲁毫第一部分: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沪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沪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硏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有專菜籽遗存。1957年建成博物馆。遗址大厅遗址大厅为3000平方米,是原始村落的—部分,其房屋建筑早期是半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以坑壁为墙露出地面的—半盖上了屋顶,这种房屋既低矮又潮湿。到了原始社会晚期,才在地面砌墙,并用木柱支撑屋顶,这种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已形成了后来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可邮这在当时可算是了不起的创举。从遗址中还可以看到一条长300多米、深冷装的是不要约米、宽约脩的侵犯,防止小孔L的作用是者的灵魂进出方便。遇址中品的地窖和公共仓艰难足迹半坡遗址出土的钻孔石斧和石锄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制「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场景箭头、鱼叉、鱼钩半坡出土的鱼纹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半坡遗址出土的尖底瓶半坡人制作的陶器陶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器具主要是陶器在遗址中收集的陶片在50万片以上,超过全部出土物总数的80%,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器皿近1000多件。从其形状、质地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不同类别。有的陶器口部或陶片上有刻划符号,计22种,100余个可能为记事或记数用的。郭沬若则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