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东海、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要凸显“主权归我”罗援:东海、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要凸显“主权归我”以下是我在凤凰卫视 8月1 日《世纪大讲堂》演讲的文字实录(后期作了部分文字修改): 核心提示: 罗援将军认为, 发展中国的海洋战略应该和新安全观相匹配, 所以应是“近海防御, 远海维权”,“冲出第一岛链, 警戒第二岛链”,“中间突破,两翼迂回”,“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就是在近海要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 包括我们一些岛屿的安全, 而在远海要保证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和维护海外国家利益的安全。田桐( 主持人) :进入 21 世纪之后,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升温,各国围绕着海洋的角逐也不断激化。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发酵, 菲律宾、越南等国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中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正在不断地受到威胁, 在此背景下, 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中国正逐步加快进入“海洋时代”的步伐, 那么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什么? 中国的海洋战略有何目标和任务,如何部署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力量和组合,围绕海洋强国战略,中国海军又有什么战略举措, 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荣幸请到的嘉宾是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少将, 他来为我们解读《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解说: 罗援,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解放军退役少将, 曾经在云南野战部队任基层指挥员, 军作训处参谋, 参加过抗美援老(挝) 作战,并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国防大学深造, 曾任驻丹麦大使馆副武官, 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基层的锻炼, 理论的积累, 海外的历练让罗将军对国际战略形势以及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都有了系统、深入、独到的研究。田桐:罗将军,我们知道现在中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岛屿之争, 无论是日本、菲律宾、越南, 那我们自己怎么样来处理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岛屿之争呢? 罗援: 在这么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我们要保持一个战略定力。我觉得现在整个的海洋问题, 我们不能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宏观的海洋战略, 特别是怎么来整合我们的海洋力量和战略资源,这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议应该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来领导,尽快制订一个海洋战略, 来规划、统筹我们的海洋全局, 特别是海洋安全方面的一些重大事宜。田桐: 那么您认为我们现在要发展海洋的大战略, 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罗援: 这应该是双管齐下, 现在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安全观, 新型的安全观就是综合安全, 共同安全, 合作安全, 还有可持续安全。所以现在我们提出的海洋战略是应该和我们的新安全观是相匹配的,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安全是一种综合安全,不仅有国防安全, 军事安全, 还应该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 涵盖方方面面。如果要从军事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海洋战略应该是“近海防御,远海维权”。就是近海要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 包括我们一些岛屿的安全。那么远海呢, 要保证我们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 还有我们国家的一些海外利益,现在我们的海外利益也在不断向外拓展, 所以,我们的海洋战略目标应该是叫“近海防御,远海维权”。如何实现“近海防御,远海维权”呢? 我觉得应该是“冲出第一岛链, 警戒第二岛链”。你要建设一个海洋强国, 就不能蜗居在近海, 我们必须冲出第一岛链,第一岛链是哪儿? 日本列岛、琉球列岛、台湾、菲律宾,这一线叫第一岛链,我们必须要冲出去; 与此同时,我们在第二岛链要实行警戒, 就是现在我们的安全疆界和我们的自然疆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重合在一块儿了,我们现在的安全疆界要前推, 因为现在整个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包括一些武器装备也出现了新特点, 比如, 美国现在的飞机已经小型化, 隐形化, 无人化, 强调超视距、远距离精确打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们还把我们的安全疆界和我的自然疆界相重合, 我们就没有预警时间了, 没有缓冲地带了。因此, 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警戒线前推到第二岛链, 也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和关岛一线。第三部分,我们如何冲出第一岛链? 我觉得应该是“中央突破, 两翼迂回”, 就是冲出第一岛链的关键核心问题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我们整个大棋局中的一个战略枢纽, 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一些西方国家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不沉的航空母舰, 但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了, 那么台湾就是我们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也就是我们的一个战略前沿出发阵地,这就是中间突破。当然, 这种“突破”, 最好是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的统一, 构建一个统一的稳, 就是现在两岸关系正在和平发展, 我们要保证这么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延续, 巩固和发展这个局面,防止不测因素的干扰。但是现在我们的两翼出现了问题,一个是东海,一个是南海
罗援:东海、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要凸显“主权归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