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汇率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美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正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积累的矛盾最终引爆了这场危机。近期美元跌跌不休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世界货币的贬值而非升值。 一、危机后美元汇率走势(一)3月份成为美元由强转弱的分水岭 金融危机肆虐之时,美元受益于避险需求,持续上扬;当危机最坏的时期过去后,美元汇率转而掉头向下。今年3月份在时间上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分水岭,自那时起,市场对于经济转好的信心开始增强,避险需求下降,风险偏好上升,美元汇率开启跌势,由强转弱,%,%。 (二)不同货币兑美元变动情况对比 对比不同货币今年1—10月兑美元的升幅,巴西雷业尔涨幅居前,达到近 37%,较2月末低点的涨幅更是达到44%;澳元也斩获良多,涨幅接近32%,较3月低点的涨幅甚至高于巴西雷业尔,达到47%,显示出商品货币在风险偏好上升时的典型受益走势;欧元兑美元虽然有7%的升幅,但仍低于美元指数的整体跌幅,因此可以说,欧元的涨幅尚在情理之中;日元兑美元仅有 2%的微小升幅,显示出美元、日元两种货币今年以来在风险倾向上的同质性;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以来整体看几无变动,主要是因为危机时期人民币不降反升,因此现在修正需求较低。论文白事通 如果对比危机前夕(2008年9月10日)至今各货币升跌幅,则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日元兑美元升值幅度最高,因为危机爆发后,资金撤离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涌向低收益资产,而日元资产无疑是当时最低收益的资产。而当美元资产收益率随着联储降息、增加流动性等举措也走低至近似于0时,日元对美元的升势则迟滞了。以澳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升幅接近于10%,与商品价格走势紧密相联。欧元的升幅与美元指数的跌幅都接近 5%,主要是因为欧元在美元指数的货币篮子中占据了接近 60%的份额。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前后变化并不大,但除人民币外,在形态上多经历了大跌大涨。(三)美元跌势仍相对有序 虽然美元3月以来的下跌走势十分明显,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元跌势仍相对有序,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一是美元指数较 2008年4月接近71的纪录低位仍高出7%以上,而美元兑欧元更是较2008年7月低点升逾8%。二是美元波动率也较低。路透数据显示,,较6月中旬所创高位要低41%;而欧元/美元波动率也有类似变化,三个月移动实际波动率于10月16日跌至十四个月低点。三是对汇市未来波动的预期也未出现快速上升,欧元/%,%,这意味着投资人预期,欧元/美元未来三十天波动有限。 二、当前影响美元汇率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且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度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我们试图在下文中就目前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美元汇率未来的变动趋势。 (一)风险偏好或避险需求 我们以标普500指数作为一个简易的风险偏好指标,工元指数(DXY)代表美元有效汇率,从2005年以来二者之间的周变动相关系数(调整后)走势分析,美股和美元的相关性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 在危机前的半年中,美元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一直为正相关,表明风险偏好上升时美元也上升;很明显,在危
美元汇率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