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缘由医药学论文【关键词】中药良反应原因很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 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 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用药安全, 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 笔者就多年从事中药工作所得经验浅析如下。 1 药物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的有无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延年益寿药,无毒; 中品为防疾补虚药, 有毒无毒根据药量而定; 下品为治病预疾的药物, 多有毒性, 不可久服。某些药物若使用不当会中毒甚至死亡。《中国中药杂志》曾报道过 1 例马钱子治疗椎间盘突出而致死亡的病例。患者前后三次口服含制马钱子的中药粉末, 其中制马钱子的含量分别为 1g、 、 2g ,前两次口服后未有任何不适症状,第三次口服后出现心慌、胸闷、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 继而心搏骤停, 经抢救无效死亡。马钱子主含生物碱, 生品含士的宁[ C21H22N2O2 ],约 % ~ % , 成人 1 次服士的宁 5~ 10mg 即可发生中毒现象, 30m g 可致死亡, 而且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但在上例中, 患者 3 次的用药量已超出了中毒量。由此可见, 在临床应用时对某些有毒的中药应严格控制剂量。另外尽可能使用其炮制品, 以马钱子为例, 经油制( 200 ℃~ 300 ℃)后, 士的宁的含量即减低为 % , . .页脚烫( 200 ℃~ 300 ℃)后, 即减为 % , 制碳后则全部破坏。经研究表明, 砂烫和油炸的炮制品总生物碱含量与生品相比只下降了 % 和 % ,而毒性却下降了 % 和 % 。因此,进行科学的炮制,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2 品种混用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差异。 20 世纪末, 比利时一家开业十多年的重要减肥中心因在药方中使用了木通、防己, 结果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的病例, 在西欧引起了极大震动。国内一些学者也指出木通等药材中含马兜铃酸, 有导致急性肾衰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的危险, 提出注意该药的肾毒性。但实际上, 这是木通的科属不同造成的,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 东北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 是关木通的主要成分之一, 实验证明, 人体静脉给药量大于 1mg/kg 可导致肾损害, 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而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糖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藤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中药大辞典》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认证其为正品,目前尚未见到后两类木通毒性的临床报道。由此可见, 木通是否有肾毒性不能一概而论, 临床在治疗肾病性水肿时, 应尽量避免使用高毒低效的关木通, 因其不含利尿的有效活性成分木通皂苷, 却含肾毒性物质木通甲素、木兰花碱等。但目前临床上已很少使用木通科植物木通, 药用量最广的却是关木通。在 2000 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了川木通和关木通,而竟未将正品木通收入其中,这是否科学值得探讨。 3 . .页脚未经炮制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缘由医药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