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鱼病发生的原因①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寄生虫(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鱼蛭等)、敌害(指吞噬或危害鱼类的生物,如老鼠、水蛇、水鸟、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青泥苔等其中病毒和细菌是引起重大流行病的主要原因。患病的动物机体、水体和水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生物。即使是健康的动物机体也会带有这种或那种病原生物。②环境因子:水温、盐度、PH值、光照等理化因素(主要包括水温突然大幅度改变、、溶氧过低、氦氮浓度过高、缺乏必要的营养要素等)。另外还有化学污染(有毒工业废水和含农药的农用水可能流入水体,成为鱼类中毒的原因)、浮游生物有害种群影响等③人为因素:放养密度、比例、日常管理、拉网操作等。④内在因素:品种退化,免疫力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养殖水体中存在各种病原生物病原存在时,是否发病,病情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水质、动物抗病力,水质清新,动物机体健壮,即使病原存在也很少发病常见鱼病发病规律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目前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岀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在养鱼的生产中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鱼病诊断要点及程序:①采样及送检样品供检查的鱼类,应是患病后濒死个体或死后时间较短的新鲜个体。取样时,健康、生病、濒死的个体均应采样,以便比较检查。②现场调查与询问检查养殖鱼类所处的生活环境、面积、水深、水质变化透明度、温度、盐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水源情况、鱼种放养及来源、投饵施肥情况。鱼病诊断要点及程序③病症检查:肉眼检查又叫目检,观察体色、体表、眼睛、口腔、鳃丝等。剖检就是对患病个体进行解剖,剪去鳃盖露出鳃丝;再从肛门处剪开鱼体腹部,检查內部器官,观察腹水、寄生虫、器官组织的颜色和病理变化,再检查肠道里寄生虫以及肠壁充血、发炎。④显微镜检查对肉眼看不见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查和观察,如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按照先体外,后体内的顺序,从病变处刮取粘液或取部分组织,制成水浸片后用化学显微镜检查⑤实验室诊断,主要是细菌和病毒。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疾病的预防措施水产养殖要提倡“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因水产养殖的鱼类栖息于水中,给药的方法不如陆生动物,患病个体失去食欲,口服仅限于尚未失去食欲的鱼类,治疗的药物多数具有一定的毒性,一方面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可能杀死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水体环境,有些药物还有残毒,因此,要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疾病的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病原体①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每个鱼池应有独立进排水系统。因湖泊及水库已普遍养殖鱼、蟹等,排出的水难免不带病原或腐败有机质,应考虑建立蓄水池,自行净化、消毒处理。②池塘彻底清淤消毒。清淤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清塘,池塘进水口设置过滤网。③强化疾病的检疫和隔离措施疾病的预防措施④严格实施消毒措施。苗种消毒:用50毫米/升聚维酮碘溶液或10—20毫米/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20分钟。工具消毒:可用200毫米升漂白粉溶液或50毫米/升聚维酮碘溶液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后,

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2.68 MB
  • 时间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