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地方各级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阅读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使命。如何实现《决定》中提出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总要求,是公共图书馆全体从业人员都要面临的共同课题。能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的优劣。本文仅从做好少儿阅读服务工作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粗浅看法。一、转变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的自觉性受服务理念陈旧落后的影响,在一部分从业人员中,主动服务的自觉性不够强,积极性不够高。笔者认为,在当前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是要树立使命感、光荣感。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公共图书馆是满足他们的基本阅读需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具有学校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从小就培养少年儿童通过图书馆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将使其终生受益,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为少儿阅读服务,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做好这项工作,具有挑战性,需要创造性,同样能体现我们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公共图书馆不是单纯的藏书馆,读者才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失去读者,图书馆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漠视读者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旧理念是不对的。对公共图书馆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一切为了少儿读者、为了一切少儿读者”,应该成为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关爱小读者,想他们所想,帮他们所需,把更多的小读者吸引到馆里来,这才是公共图书馆兴旺发达的标志。三是要实行面向社会、开门办馆。过去,一些公共图书馆是“脸朝里交易”,墨守着“你读我借”的旧理念,这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为了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基本的阅读需求,既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大事。因此,要实行开门办馆,“走出去,请进来”,发挥沟通协调作用,整合全社会阅读资源和各方面的人才优势,才能实现服务效果最大化。二、了解服务需求,把握主动服务的针对性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是馆方提供主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按照读者需求提供服务,才能较好地解决阅读需求的无限性与借阅资源的有限性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馆读双方有效对接,确保服务优质高效,否则,将会导致服务与需求脱节,甚至有可能出现所供非所求的现象。那么,如何理清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总的一条,就是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工夫。在调查内容上,一是调查了解少儿开展阅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经常参与阅读的占多大比例,今后随着教育转型的不断深入,又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建设如何主动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二是调查了解少儿阅读兴趣,普遍喜欢读哪些书,不同年龄、学业、家庭的少儿读者,在书目的选择上有哪些不同的需求;三是调查了解少儿阅读能力,是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存在哪些阅读障碍,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哪些帮助;四是调查了解对服务方式方法特别是对个性化服务方面有哪些要求。在调查对象上,首先,要调查直接服务的少儿读者,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其次,要调查中小学校老师和学校图书馆(室)管理人员,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少儿读者,绝大多数是在校的中小学生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