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读书笔记这是一本讲述创新方法论的文章,之前听过关于这本书的一个线下分享,再看书本,获益匪浅。这套理论最特别的是不是从理论或者场景、需求等出发,而是先不计较后果的改变产品的形态,然后再考虑改变形态的产品能匹配哪些场景,最后再考虑技术可行性。也正因此,思维不会被束缚,反正能做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新。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词是“框架”,这本书讲述的所有创新方法都是建立在框架内思考,即给思考圈定一个范围,只考虑跟产品有关的元素。正所谓:创意指数和距离之间呈反比(这里的距离是指提供灵感的素材和问题的核心之间的距离)。素材越远,创意指数越低。其次给思考圈定一个范围,也会避免漫无边际、而又杂乱无章的思维。研究创新力的专家们现在普遍认同如下两种观点:一是发散性思维有助于促进思维活动,二是杂乱无序的思维会阻碍创造力的产生减法策略实施减法策略时,你可以用替代品来取代你从产品中去掉的某个部件,但你务必要遵守两个原则:第一,不能用相同的东西充当替代品。原来的部件是被彻底删除,一去不复返!第二,替代品应该就在你眼前,在“框架内”。正是这些替代品引领你轻而易举地实现别出心裁的创新。此策略的关键在于,减法策略是否能带来创新。如果你删除某项功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更新产品或服务,那么这种做法就没有太大意义。“删除”导致的结果必须是:即使没有让技术本身更上一层楼,某个产品或服务也能得到提升。被删除的部件既不是最核心的,也不是最次要的,它应该处于中间地带。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让减法策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在运用减法策略时,你并不一定非得把某个部件删除,因为有时我们还可以做“部分减法”。“部分减法”的意思是,先挑出产品的某个部件,然后删除这个部件中的某个功能。在面对心有疑虑的客户时,不要一开始就逼他们彻底接受产品的改变,而是先尝试做“部分减法”,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这也算是“部分减法”策略的一个附加优势要让减法策略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你需要遵循以下5个步骤: 。 。删除的方式有两种: 。把这个基础部分从产品中彻底删除。 。把这个基础部分中的某个特性或功能删除。 。 :删除以后这个产品有哪些好处?满足什么样的市场需求?有何价值?哪些顾客需要这样的产品?顾客为什么觉得它有价值?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它如何发挥作用?在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之后,试着从“框架内”(不包括被删除的部分)寻找一个替代物。这个替代物既可以是内部构件,也可以是外部构件。然后考虑:这个调整后的产品有何好处?有何价值?满足什么样的市场需求? ,那就考虑一下可行性。问问自己:真的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吗?真的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吗?为什么?怎样才能让它变得切实可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删除有缺陷的部分•删除基本成分•不要立刻寻找替代物“低配”不等于做“减法”除法策略三种不同的方式应用除法策略: •功能型除法。挑出产品或服务中的某个功能,改变其位置。 •物理型除法。将产品按随机原则分解成若干部分。 •保留型除法。把产品按原样缩小运用除法策略,可选择按照时间和空间进行重组、从列举清单入手、必要时调整“分辨率”。乘法策略1、列举产品或服务的内部组成部分,选择其中
微创新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