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6月2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基本情况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工程、农民幸福家园建设的民心工程、国家卫生城创建的基础工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以来,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兰陵镇西北圩等xx个村庄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村,开发区大官庄村、下村乡灰泉村等29个村庄被授予市级先进村,下村乡、鲁城镇、尚岩镇、向城镇被授予临沂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乡镇。(一)加大扶持引导,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加强领导。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先后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和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工程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明确的指导性文件,成立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专题制定工作要点,分解任务,组织现场推进会。加大投入。建立了县、乡镇和村集体共同投入机制,积极利用市帮扶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或个人参与,整合各类资源,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根据20xx年度工作目标,县财政已配套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硬化+改厕”奖补、“乡村连片整治”试点项目建设等。落实责任。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纳入县对乡镇科学发展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奖补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级职能部门是监管主体、乡镇政府是“责任主体”、村居是“实施主体”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牢固树立生态优先意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生态兰陵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美在农家等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了合力推进。(二)加强环境整治,筑牢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基础。通过实施两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双五双连”工程,全县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坚持以“净化”、“硬化”带动其他“三化”,每个乡镇打造1-3个示范村,总体上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植物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的目标。目前,尚岩镇玛瑙埠、王楼南庄村,磨山镇黄甫寺社区,兰陵镇书香苑社区、锦绣兰陵社区5个社区已全部达到“五项配套”标准;向城镇美丽村庄整治片区与村内道路硬化及改厕工程相结合,已于20xx年12月底通过市级检查验收,达到美丽村庄标准。尚岩镇—文峰山景区—会宝山合作社—惠东社区—会宝岭水库景区—下村乡抱犊崮景区及兰陵经济开发区(代村)—农场—向城两条线路的“五化”提升工程,已经全部完成,道路两侧村庄也得到了相应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xx年,全县共投入资金52xx万元,配备垃圾桶3万多个,垃圾方箱xx0余个,各种清运车辆78台。18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全部建成垃圾中转站,1024个村实现了100%全托管。城乡一体化覆盖率、环卫基础设施配

关于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