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综述 32绿色矿山提出 33技术进步的对策与措施 ,建设和推广矿山生态典型示范区 ,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64结论 6参考文献: [1]:一是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以《复垦法》中的复垦要求为依据进行制定,主要包括1)遵循“原样复垦”的基本原则,要求按采矿前土地的地形、生物群体的组成和密度进行恢复。2)固体废物堆放和填埋都要进行技术处理,防止可能发生的滑坡及填埋废物对水体的污染。3)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洗选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厂矿自行对废水做出处理或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在土地复垦中,对复垦所需要的填充物做出具体的规定,如对填充物的密度(根据复垦后的土地用途而定)、填充物混合的比例、填充的高度、表土覆盖等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并有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监督。二是矿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矿山环境审查评价制度、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矿山环境监督制度。监督的内容包括:1)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土地复垦、环境地球化学、矿山生产工艺等方面;2)矿山上交的保证金数额与土地实际被破坏的情况是否相符,矿主是否按许可证要求进行环境恢复;3)接受矿山所在地公民的申请,并在十天内进行检查,及时答复。澳大利亚则注重对矿山进行“边开采边恢复”。矿业公司依据州政府按相关程序审批的并签有协议的“开采计划与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边开采一边把开采结束的矿山进行恢复。环境恢复内容包括:1)矿山环境恢复履约保证金制度;2)酸性废水的处理;3)其他污染的治理;4)土地复垦;5)植被恢复;6)矿山环境治理的验收。验收标准为:一是环境恢复后地形地貌整理的科学性;二是生物的数量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三是废石场形态和景观接近自然。,目前已有一万多座国有大中小型矿山,有大庆、攀枝花等178多座以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为支撑的矿业城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要长期、大量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和地貌、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构造,这既破坏了地表自然景观,也破坏了地应力的均衡、水均衡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导致地面塌陷、山体开裂、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大量排放的矿山废石和尾矿等副产品,不仅浪费了自然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自然结构,导致水土的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尾矿及其副产品是矿山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它又是可利用的资源,在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条件下,可以通过循环、低碳等创新技术而有效开发利用。在绿色矿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6)认为绿色矿山是融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轨道中的一种崭新矿
绿色矿山与矿业技术进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