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案例教学.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案例教学
第五章教例的归纳与创新
单元辅导(3)
1
第五章教例的归纳与创新
第一节数学教例的比较与跟踪
第二节数学教例的归纳
第三节数学教例的创新
2
第一节数学教例的比较与跟踪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在于提高课堂生活的品质。
教例研究,除了对教例本身进行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分析外,可以将相同情境或同一教学内容的两个不同教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教例研究与分析方法。
3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通规律,获得新的发现。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鉴别,才有认识,才能发展。
通过相类似或相同教学内容的两个教例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跳出原来的视角,去发现新的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
因而,也可以说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发现,切实有效地实施改正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例比较的意义与作用
4
二、教例比较的方法与实施
教例比较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
(1)通过阅读这两个教例,你有什么感想?
(2)请你从教师(教例中的主人公)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关注对象(教材、教师、教案还是学生)、教材的处理及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3)教师的教学语言,提问的策略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4)请你分析一下各自的优缺点。
(5)通过教例比较,对你有哪些启发,并写出比较分析报告。
5
三、教例的跟踪研究
教例的跟踪研究应该注意什么?
教例的跟踪研究,首先要注意教学的跟踪记录,建立教学跟踪记录档案.
其次跟踪记录不要求每节课都进行,可选择那些典型的教学内容或上课后自己感触比较深,或运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课型,进行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做好课堂实录和教例分析。
最后把几次相同内容的教例进行跟踪分析,发现自己的进步,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例的跟踪研究,在于教师平时的积累与思考,开展教例跟踪研究,能促进教师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发展。
6
第五章教例的归纳与创新
第一节数学教例的比较与跟踪
第二节数学教例的归纳
第三节数学教例的创新
7
第二节数学教例的归纳
数学教例的归纳过程,就是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
如果每一个教例分析报告的结论只适用于该教例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普遍性,对于教师个体单纯的就一节课一节课开展教例研究,就不一定有更大的价值、更普遍的意义。
如果教师能对自己研究的教例进行归纳分类,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甚至可以是教研组开展同一专题教例研究,或者以课题形式进行专项教例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8
例如,通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提出“生活化”数学专题研究,在有关生活化数学教例分析报告中归纳出两方面结论。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购物、调查等)。
(如乘法分配律的实际意义解释)。
体现数学是生活所需,实际所需,从而产生要学数学,要学有用的数学。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建模活动)
,安排问题,买卖问题等。

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反映数学的价值观。
9
教例的归纳,是教师研究教学的重要方法,是超越教例本身的体现。教例的归纳可以把同一教学任务,不同教学内容的教例,也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处理方法的教例,经过整理和分析归纳,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例如,数学课导入的不同教例研究中,通过对导课方法的比较分析、归纳发现,形成导入方法的创新,从而建立起新的教例研究范式和新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
教例一:分数的意义教学导入。
教例二:平均数应用题教学导入。
教例三: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导入。

教学导入的目的之一在于激起疑问,引发思考,形成学习的欲望。
10

小学数学案例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