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0分)(共3题;共20分)1.()(2016九下·迁安期中)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①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②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④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⑤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中稳,人民充满信心。2.(2分)下列句子,陈述无误的一项是():花市上,牡丹、芙蓉、菊花、梅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B.“勤奋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这句话的“勤奋”是主语,“学习”是谓语,“条件”是宾语。C.“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比如“奇葩”指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个性十足,常人不能理解;“土豪”一词现在通常指有钱并喜欢炫耀的人。3.(6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删去。(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二、阅读理解(70分)(共7题;共70分)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 的景象(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16分)阅读《伤仲永》,完成第1~4题。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选自人教版教材)(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yì)人奇之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