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doc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摘要:岳西是安徽油茶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很大,但总产和单产却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中老油茶林太多。分析了岳西县低产油茶林的形成原因,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县油茶林改造措施和经验,以供茶农参考。关键词:油茶林;低产;改造技术;-7731(2013)18-115-02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全球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作物之一,被誉为“油中之王冃前,精致茶油保健效用得到了国内外营养界、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其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在国内外销量口益巨增。《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均将岳西县列为油茶最适宜栽培区和积极发展区,油茶资源在全县24个乡镇均有分布。据统计,全县现有油茶林4333・3帥2,可发展栽培油茶的用地面积1・3万hm2o1油茶低产原因分析岳西县是安徽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其屮老油茶林近2000hm2o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当,导致大面积老林成为低产低质低效林。因此,改造低产油茶林是岳西县当前油茶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速度最快、投入最低的获得油茶增产的最经济直接的经营措施。据调查分析,岳西县油茶低产林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店前等油茶低产林大多种植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实生苗种植,品种多为普通的油茶种类,如寒露子、霜降子,林分参差不齐,开花偏晩,结果性能差,表现为果小、皮厚、出籽率低、出油率低。,林相混乱,表现为荒、老、疏、密、杂等特征,有的缺株,有的林分密度过大,约250株/667m2,多数油茶树长成伞形树冠,结果面积小,林内透光性差。,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落果率达1/3以上,特别是炭疽病、蓝翅天牛、油茶象甲等危害严重。,茶农年年只收不管,树木、杂灌混生、制约了油茶对光、温、水、肥的吸收。加上乡镇大多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者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更谈不上管理,只有靠天收。,加上没有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造成油茶林地水土流失、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严重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2低产林改造技术近年来,岳西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重要抓手,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最多的白帽、来榜、姚河、河图等乡镇来看,经过改造后的油茶林挂果率大幅提高,产量比改造前要提高40%〜80%。根据岳西县低产油茶的林情、林况,林分改造总的原则是“综合措施、、杂灌木、寄生植物和有害杂草清除,挖除老残及病虫的油茶树,同时清除寄生枝、病虫枝以及枯死枝。、7月间,将油茶林内杂草灌木砍除,平铺地曲使其自然腐烂。结合劈山进行水平带状松土,留50cm生草带,只劈砍不松土,松土深度5〜10cm,以减少病虫寄生场所,为油茶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带垦和块垦。全垦即在梯带平地和缓坡地以及杂灌密度较大的林分进行,深度30cm左右,将林地的树蒐以及竹蒐、竹鞭挖除,为油茶根系牛•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