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规划学课程编号ENSE4114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Planning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学分2预修课程适用对象环科专业课程简介系统讲授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主要分类、技术流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全面探讨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环境规划理论基础,紧密结合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重点阐述环境分区控制、环境功能分区、目标权衡决策、方案优化比选等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突出强调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划目标决策理念,深入剖析典型环境规划案例,培养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的业务素养与技术能力。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作为环境科学的专业核心课,要求学生准确认知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主要分类、技术流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深刻理解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环境规划理论基础,全面领会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划目标决策理念,牢固掌握环境分区控制、环境功能分区、目标权衡决策、方案优化比选等环境规划技术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的业务素养与技术能力。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44第二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88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分区保护1010第四章环境规划的目标决策66第五章环境规划的方案比选88合计3636四、:预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时空安排的必要性。: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主要区别。: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相辅相成性。本章重点、难点: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指导思想。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规划的主要分类、技术流程、基本原则,理解预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时空安排的必要性、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主要区别、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相辅相成性,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指导思想。:环境容量估算中的简化假设。: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国土空间开发的定位调整与结构优化。本章重点、难点:环境容量的内涵、产业技术领域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实质、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生态产品。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容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理解环境容量估算中的简化假设、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复杂性、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国土空间开发的定位调整与结构优化,掌握环境容量的内涵、产业技术领域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实质、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生态产品。:自然保护区内部防护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环境规划学》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