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doc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一、 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耍求学会掌握土壤剖而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二、 实习器材铁铲、土钻、皮尺、手罗盘、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土壤速测箱、纸盒、文件夹。三、 实习内容(-)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耍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耍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用内土壤剖而具有代表性。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而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而大小自然土壤耍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耍求挖到基岩,,,深1米。如下图: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儿点: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丁观察。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冋,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皿更耍注意。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4) 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5) 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三) 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而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耍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而刀挑出自然结构而,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齐层的形态特征。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13、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而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13、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1) 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2) 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佻或B,\层。(3) 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4) 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乩,粘粒淀积乩,铁质淀积久•等。(四) 土壤剖面描述按照土壤剖面记载表的耍求进行描述1、 记载土壤剖面所在位置、地形部位、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下水深度、地形草图可画地貌素描图,要注明方向,地形剖而图耍按比例尺画,注明方向,轮作施肥情况可向当地社员了解。2、 划分土壤剖面层次,记载厚度,按土层分别描述齐种形态特征,土层线的形状及过渡特征。3、 进行野外速测,测定pH值、高铁、亚铁反应及石灰反应,填入剖面记载表。4、最后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简单的野外速测,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名称,鉴定土壤肥力,提出利用改良意见。(五)土壤剖而样品的采集土壤剖面样品一般有纸盒标本,分析标本及整段标本三种。1、 采集纸盒标本,根据土壤剖而层次,由下而上逐层采集原状土挑出结构而,按上下装入纸盒2,结构而朝上,每层装一格,每格耍装满,标明每层深度,在纸盒盖上写明采集地点、地形部位、植物母质、地下水位、土壤名称、采集H期及采集人。2、 采集分析标本,根据剖而层次,分层取样,依次由下而上逐层采取土壤样品,装入布袋或塑料袋,每个土层选典型部位取其屮10厘米厚的土样,,要记载釆样的实际深度,用铅笔填写标签,一式二份,一份放入袋中,一份挂在袋外,标签内容如下:土壤剖面号 土壤名称 深度 地点 口期 采集人 四、实载表,分组采集分析标本及纸盒标本。实验:土壤形态特征的鉴定一、 实习目的的要求: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下形成发展的。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土壤工作者必须学会在观察描述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鉴别所属土壤类型。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内容包括:颜色、结构、质地、新生体、侵入体、动物穴、根系分布状况,以及湿度、孔隙度、坚实度等性态。通过实习,耍求了解土壤各形态耍素的含义及定量指标,并学会运用上述指标进行观察分析,为观察土壤剖面作好准备。二、 实习器材: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铁氤化钾、10%硫锹酸钾溶液、白瓷板、瓷盘、土样、搅拌器、pH标准比色卡、,、洗瓶、吸水纸。三、 实习内容(-)鉴别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的含量。很多主要土类就是以土壤颜色来命名的。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色,该比色卡的颜色命
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