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2. 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3. 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一、“断发易服” 1. 服饰的变化。(1) 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②中国政府政策的推动。 a. 清政府对官定服饰进行改革。 b. 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2) 特点: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3) 影响。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 自由选择服饰, 丰富了生活。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 如中山装、旗袍。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 原因。①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②中国政府法令的推动。 a. 1910 年, 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并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b.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③维新派人士的倡导, 如发起女权运动, 成立“不缠足会”等。(2) 评价。①“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②革除了社会陋习, 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温馨提示】为什么说“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政治色彩? 提示: 满族有结辫陋习, 因而“断发”具有反清革命的意义;缠足是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反映, 因而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统治的政治色彩。?应用提升 1. 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 女人裹着小脚, 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习俗在晚清开始发生变化。其原因有(A)①新式教育的影响②政治变革的推动③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④有识之士的推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生活习俗开始传入中国; 在洋务运动兴起之后, 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出现, 新式教育的开展使中国人开始改变自己的穿着打扮; 随着戊戌变法的开始, 不缠足运动在维新人士的推动之下迅速开展。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清末, 人们的生活习俗恍然发生变化。因而正确答案应为 A 项。二、报刊与电影 1. 表现。(1) 读报刊。 a. 19 世纪, 出现近代报刊。 b.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 民众开始有“新闻”观念。 c. 1872 年, 创办《申报》。 d. 1884 年, 创办《点石斋画报》。 e. 清末, 《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f. 维新运动期间, 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g. 新文化运动以后, 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2) 看电影。 a. 19 世纪末, 电影传入中国。 b. 1905 年, 中国第一次自拍影片《定军山》。 c. 1913 年, 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d. 1931 年, 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 2. 作用。(1) 及时传播时事信息, 娱乐生活。(2) 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3)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应用提升 2. 下图是 1907 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B)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解析: 20 世纪初期这份由革命党人秋瑾创办的杂志, 其主要宗旨不是为了减少文盲, 而是要传播新知识, 开阔人们的视野, 引导人们关注国事。三、移风易俗 1. 原因。(1) 西式礼仪的传入。(2) 民主共和精神的影响。(3) 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推动。 2. 表现。(1)1886 年, 中国相见礼革新开始。(2) 民国之初, 废除跪拜、作揖,代以鞠躬、握手。(3) 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和官宦人家出现文明婚礼。(4)19 世纪中期开始, 葬礼走向文明、卫生、简洁。 3. 影响。(1) 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 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3) 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4) 发展不平衡, 下层民众相对闭塞和贫穷。?应用提升 3.《大公报》载: 1906 年 1月, 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 有伤气节”, 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 在下级见上级时, 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 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A) A. 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B. 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 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清末废除跪拜请安之礼反映的是风俗习惯的改革。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一、选择题 “欧风美雨”的影响下,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C)ABCD 解析: A 项是西服、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过关检测题14.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