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AMI患者临床抢救与护理措施.doc中老年AMI患者临床抢救与护理措施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为主,口服硝酸廿油后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显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这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动作轻柔稳重,反应敏捷果断,给患者以信任和配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和护理,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疏导,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需要,尽力减轻患者的不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患者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关键词:心肌樓死患者急性抢救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52-01急性心肌梗死(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死率很高的疾病。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每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牛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1重症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以便第一时间给予治疗和处理,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血压,观察有无合并症,血压不稳定者应每隔lOmin监测血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可延长测量时间。无合并症者每隔l-2h测量血压1次。24小时心电监护,床旁备好除颤仪,动态观察ST-T波改变,以了解心肌缺血状况。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率的变化,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心脏停搏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急救处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耍固定正确紧密,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片脱落,妥善放置好各类导线,血压袖带应按时松绑,以免长时间测血压时,被侧肢体循环障碍及患者不适。严密观察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情况,注意观察患者颜面、四肢水肿情况,为患者输液时控制滴速及液体量,避免增加心脏负荷。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并记录尿量,防止低血钾发生,并评估心功能等级及转归。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天,流量为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l-2L/mino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樓死面积的扩大,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并发左心衰竭、休克、肺部疾患的患者,则根据氧分压处理。2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护士要以周到的服务、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和精湛的技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必要时可放一些轻音乐,以转移注意力,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放松。当患者胸痛剧烈时,可安排家属陪伴在患者身旁,给予安慰和情感支持[3]使患者保持安静;积极采取止痛措施,有效缓解胸痛;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应给予相应的疏导;关心和同情患者,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护理。对个人隐私感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
中老年AMI患者临床抢救与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