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AMI患者临床护理措施.doc谈谈AMI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 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如救治及时,护理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 生命;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以便第一时间给予治疗和处理,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前谨慎地进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核索或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 造影,有助于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和安排康复治疗。
关键词:AMI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 (2013) 03-0164-02
1做好急性患者的监护护理工作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以便第一时间 给予治疗和处理,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血压观察有无合并症, 血压不稳定者应每隔lOmin监测血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可延长 测量时间;24h心电监护床旁备好除颤仪,收住我科的73例患者均持续心 电监护,动态观察ST-T波改变,以了解心肌缺血状况。护士必须熟悉患 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 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率的变化,尽快
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心脏停搏者,及 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急救处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 置一定要固定正确紧密,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 片脱落,妥善放置好各类导线,血压袖带应按时松绑,以免长时间测血压 时,被侧肢体循环障碍及患者不适;心功能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液体 出入量情况,注意观察患者颜面、四肢水肿情况,为患者输液时控制滴速 及液体量,避免增加心脏负荷。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并记录尿量,防止 低血钾发生,并评估心功能等级及转归。
2护理措施
第一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使用 便器。病人进食不宜过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 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保持大便通畅,但大便时不 宜用力,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第二周可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 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近年来有人主张病人早期即开始下床活动,但病 重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卧床时间不宜太短。出院前谨慎地进行心电图运动 负荷试验、核素或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助 于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和安排康复治疗。后者由专门医师根据病人的心 脏功能和体力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促进体力的恢复。
溶栓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询问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消化性溃疡、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溶栓禁忌证。争取在发病6h内用药,用药愈早, 预后愈好。溶栓药物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根据医嘱将尿激酶100-200万 单位溶于生理盐水100ml溶液中,按要求30-60min滴完。用药过程中密 切观察出血情况,如皮肽、黏膜有无出血点、淤斑;穿刺局部有无出血; 患者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以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患者意识、 瞳孔变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约11%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若发 现鼻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穿刺点出血等,
谈谈AMI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