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沧浪亭,不容忽视的诗意情怀.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沧浪亭,不容忽视的诗意情怀泱泱中华,悠悠古风。我喜欢中国古代的建筑。喜欢那种古典的风情,古人穿着飘逸的长袍,时而甩起水袖,在这些唯美的建筑中穿梭,光是想想就觉得意趣盎然。中国古代建筑中,我更喜欢高高翘起的飞檐,特别是南方的檐角,飞起的弧度较大,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不知不觉心情也就跟着飞扬了。在我国南方,最有特色的古代建筑当属苏州园林,园林里的建筑飞檐翘角,张扬而翩然, 飘飘兮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而苏州园林里的建筑,我最喜欢的是沧浪亭。沧浪亭沧浪亭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6 年05月25 日,沧浪亭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位于苏州市城南的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沧浪亭是北宋时的文人苏舜钦所建的私人花园。园里最著名的便是与园子同名的建于山上的亭——沧浪亭。沧浪亭占地 公顷,原是五代时吴越国的广陵王钱元璙的近戚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用四万贯钱买下了废弃的院子, 进行修筑, 傍水造亭, 因为诗句“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有感而发, 题名为“沧浪亭”, 苏舜钦自号为沧浪翁,并且作了《沧浪亭记》。沧浪亭因诗而得名, 也从来没有辜负这种诗意。后来, 欧阳修应苏舜钦之邀作了《沧浪亭》长诗, 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 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此后, 沧浪亭几度荒废, 南宋初年成了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巡抚宋荦重建沧浪亭, 把傍水建造的亭子移建到山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用文征明隶书书写的“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再次重建, 形成了今天沧浪亭的全貌。沧浪亭因为朝代更迭有所兴废, 已经远不是宋代修建时的样貌, 但园中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2 到过沧浪亭的人都知道,在沧浪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乾隆皇帝南巡, 路过苏州,住在沧浪亭。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觉得寂寞无聊,便想寻个消遣。他听说苏州的说书很有名气,于是,传下旨意要听说书。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响彻江浙。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还特别关照他,在皇上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正等得不耐烦,要他马上开书。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 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见? ”乾隆听了,虽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面带尴尬,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好令他快快开书。王周士手捧三弦,站立在那里,仍旧怕不响。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何故还不开书? ”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着不能说书!”乾隆没听过苏州说书,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虎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内侍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犯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的,居然讨到了金凳。王周士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三弦一拔,“叮叮铛铛”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又像金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王周士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于是就挑了最精彩的一个片断说起来。说到端午节白娘娘怎样误吃雄黄酒,怎样现出了原形吓死许仙,讲得绘声绘色。乾隆听得津津有味,脱口喊出“好”字。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

沧浪亭,不容忽视的诗意情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