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美学:美学是什么,或什么是美学,即美学的定义,是美学学科六大核心概念(美学、美、美感、艺术美、审美、美育)之一,但是美学的定义,却并不象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哲学,什么是新闻学等那么明确,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同学们可以在下面所提供的概念中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 a、美学即是在审美关系中,全面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态,审美经验,艺术美和审美经验等的学科。 b、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简洁的说,美学是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王一川《美学与美育》) c、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 以区别于艺术概论。(杨辛《美学原理新编》) d、美学是关于人的(人性的)审美的高峰体验的人文学科。人的、(人性的)、审美的都是一个意思,即正面的积极的有助于人性的提升。即通过审美活动,研究人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获得更多的有助于人性提升的审美高峰体验的人文学科。—— 2、鲍姆加通:德国哲学家,美学的提出者。他在 1750 年发表了《美学》第一卷,首次使用“爱斯特惕克”来为美学命名,认为美学应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鲍姆加通也通常被尊为美学之父。 3、美是生活:“美是生活”是俄国 19世纪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什么是美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 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4、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正在、即将或者象征性的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包括内在自然、外在自然)。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基础是劳动实践,人化自然即人类劳动实践的文明成果。如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宏伟工程,我们的科技文化成果。等等。 5、美的规律:劳动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美的规律就是生产中的造型规律,即主体目的与自然规律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实际上美的规律是一个没有具体内涵的概念,在实践中把美的追求,美的体验,美的理想等,审美的加以实现便体现了美的规律。 6、美感: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的总和;狭义的美感是指具体的审美感受,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的综合心理反映。 7、审美理解:是指在美感活动中,审美主体用某种感性的形式,对客体的意蕴和审美活动的价值整体把握和领会。与一般理解不同,审美理解不需要一个独立的思维阶段,而表现为一种美感直觉。 8、艺术美:艺术美的本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1、艺术美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美是审美活动的多重载体: 3、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典型素材。 9、科学美:科学美是指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的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以理论美为主。许多科学家都把科学研究过程当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科学未知数的揭秘能使他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以至产生强烈的生理性变化。 10美感直觉:美感直观性的两层涵义:形
美学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