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督导师简介所谓“职业督导师”,是对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指导师的职业化过程的专业指导。职业督导师起因 2012 年 3月 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发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 去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 660 万, 初次就业率达到 78% 。虽然比例和前年大体上相当, 但是由于人数增加了,相应地也增加了 20 多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 680 万, 而且在整个“十二五”期间, 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 年均 700 万左右。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我们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 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 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 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地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高校毕业生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点,摆在我们就业工作的首位,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各级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都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职业督导师启动 2012 年 6 月,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大力推动下,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正式授权, 由北京教之润教育咨询中心开展“职业督导师”培训活动。此次培训认证的启动, 标志着中国的就业指导行业职业鉴定由单一走向多元, 进入理论与实务并举、侧重能力更新与提升的全新阶段。职业指导师这一特殊的专业群体, 也逐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是由于职业培养体系的不健全、职业继续教育的缺失,就业指导人才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职业督导师, 通俗讲就是职业指导师的“指导师”。职业指导师在从业之初和从业期间, 应定期接受督导, 这是衡量指导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更是就业指导职业的特定要求。与此同时, 只有透过不断地督导他人的过程,指导师的生涯才可能日渐丰富与成长。美国 2001 年就有 14 万名职业督导师, 平均一个职业督导师面对 2000 人, 就业指导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以及对社会效率提高的带动作用已经毋庸置疑。职业督导师的作用职业督导师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促进受督导者的专业发展: 包括专业理论、技巧和方法的熟练掌握、运用、提高受督导者分析和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 (2) 催化受督导者个人发展:包括提高受督导者对自我的觉察或敏感度; 检查个人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所呈现的优缺点,了解个人化的困扰如何影响就业指导的过程。(3) 帮助受督导者专业认同:包括帮助受督导者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角色, 设定清晰的职业行为边界, 遵守职业伦理规则,提高服务质量等。职业督导师形式一、根据督导与指导师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上级督导, 一是同级督导。前者是水平高的督导与水平低的指导师之间进行的不同级别指导师间的督导; 后者是同水平、同级别的指导师之间的督导。二、根据时间安排, 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全职督导, 一类是临时性督导。前者是一种持续的、持久的、定期的系统督导; 后者是短期的、有一定针对性的、间断的督导。通
职业督导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