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导学案11.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温故知新】考点一、交通变化的表现考点二、通讯的变迁考点三、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 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标要求】 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课标解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斯大林模式模式的主要表现、影响及经验教训。【学习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斯大林体制表现及其评价。【学习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17 — 1920 年 1 .背景: (1) 国际: 后,帝国主义对苏俄武装干涉; (2 )国内:内战爆发,苏俄面临严重的形势; 2 .内容:( 1 )农业: 实行________________ 制; (2 )工业:普遍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 )商业:取消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4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的原则。 3. 评价:(1) 意义: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的胜利; (2 )弊端:超出了的限度,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引发了农民的不满。二、新经济政策( 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________ 年3月---1928 年 1 .背景: (1 )经济困难: 国内战争严重破坏了,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 政治危机:农民对日益不满(3) 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 2. 目的: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 时间: 1921 年3 月俄共(布)十大 4. 内容:( 1 )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替余粮征集制; (2 )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 允许经营;恢复。(3 )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意义:( 1 )理论: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的途径(2 )实践: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得到恢复和发展, 得到巩固。三、“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 1 .形成: ⑴列宁逝世, 领导苏联。⑵经过和,实施,逐步取消。⑶(时间),苏联确立新的经济体制即 2. 主要表现:(经济方面) ⑴所有制形式: 实行,包括和; ⑵管理体制:实行管理体制; ⑶调节手段:实行排斥市场的; ⑷管理手段:主要以管理经济。 3. 评价⑴积极: 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基本实现了。②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为日后奠定了物质基础。⑵消极: 它超越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片面发展,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了、和的积极性,使得提高缓慢,阻碍了的进一步发展。 4 .经验教训: (1) 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2)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3) 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4) 经济发展要注重改善人民生活; 【知识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比较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导学案11.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