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物流模式分析
京东商城物流模式分析
一、京东商城物流模式简介
京东商城是目前国内B2C市场最大的3 C产品购物网站。京东商城成立于2004年,迄今为止已经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百亿的大型购物网站。京东商城能够在几年内跻身于国内B2C市场前列的主要原因要归功于其物流模式。
在传统的零售业中,3C产品被厂商生产出来,经过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几个环节后,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一般在3-6个月。3C产品之所以利润不高,就是因为这种渠道积压导致了产品贬值。刘强东认为互联网作为一条直销渠道,可以消减传统渠道的层层环节,加快商品流通,如果能帮助制造企业尽快将产品送达终端消费者,京东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京东商城并没有向其它B2C企业那样完全将物流外包出去,而是创办了自己的物流体系。
目前京东有两套物流配送系统,一套是自建的,另外一套是和第三方合作的。2004年到2007年的三年时间内,京东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物流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内80%均可做到24小时送货上门。另一套体系是和第三方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京东和当地的快递公司合作,完成产品的配送。而在配送大件商品时,京东选择与厂商合作。因为厂商在各个城市均建有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点,并且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合作伙伴。比如海尔在太原就有自己的仓库和合作的物流公司。
二、京东商城物流模式分析
(一)物流模式
京东商城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两种:自建物流体系与自建体系+第三方物流相结合。
1、自建物流体系
2009年,京东网上商城陆续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宁波、无锡、济南等23座重点城市建立了城市配送站,最终,配送站将覆盖全国200座城市,均由自建快递公司提供物流配送、货到付款、移动POS刷卡、上门取换件等服务。此外,京、沪、粤三地仓储中心也已扩容至8万平方米,仓储吞吐量全面提升。
目前,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的三大物流中心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2009年3月,京东网上商城斥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上海圆迈快递公司,上海及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配送速度、服务质量得以全面提升1>.
2010年4月初,京东商城在北京等城市率先推出“211限时达”配送服务。2010年5月15日在上海嘉定占地200亩的京东商城“华东物流仓储中心”内,投资上千万的自动传送带已投入使用。工人们手持PDA,开着小型叉车在数万平方米的仓库内调配商品。这是京东迄今为止最大的仓储中心,承担了一半销售额的物流配送,也是公司将融到的2100万美元的70%投放到物流建设的结果。在这里,,日订单处理能力达到5万单。在此基础上,公司计划2011年在嘉定建成一座15万至18万平方米的超大型仓储中心,其规模将是鸟巢的8倍。
(2)自建体系+第三方物流相结合
虽说京东商城2010年获得了100亿元的销售额,可其主要业务阵营仍局限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京东业务阵营已经扩展到二级城市或三级城市。可是,如果在全国每个二级城市都建立自己的物流或运输公司,成本至少要在数百亿。更何况,现在二级城市的利润不足以维持物流中心的运营。正因于此,大多数B2C网站都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完成配送。
在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其他城市,京东商城和当地的快递
京东商城物流模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