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晏列传《史记》题解■本篇选自《史记》卷62(列传第二),是春秋时期齐国两位名相管仲和晏婴的合传。明知朗读课文,并正音请数位同学分段落朗诵课文申讲课文讨论分析鲍叔牙(约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4年)姒姓,鲍氏,亦称“鲍叔”、“鲍子”,是鲍敬叔的儿子。汉族,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代齐国大夫,管仲的好朋友。伯仲叔孙鲍叔牙画像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分吾战国七雄顷公元前260年赵魏韩邯耶齐天下共主“尊王攘夷”周王的旗帜已经连象征意义都稀薄了总结第一段在“任政相齐”之前都发生哪些与管仲相关的事?1、与鲍叔贾,常欺鲍叔2、事纠兵败■3、管仲请囚4、鲍叔进言第二段从哪些方面印证“鲍叔知其贤■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所说的一番话,写的十分感人,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己”。从感情上看,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礼赞。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有层次感地展现两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的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司马迁用较多的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第三段“天下不多…”句,似有所指,请思考作者写此句有何目的。■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这也是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
大学语文之管晏列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