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插入长度研究进展摘要:胃管插入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广泛用于管饲、洗胃、胃肠减压等。临床上插管长度通常是测量病人前额发际正中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一般插入长度成人45〜55cm,小儿14〜,由于插入胃管的目的不同及病人的性别、身高、年龄等的差异,此插管长度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近年根据不同情况对插管长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本文将胃管插入的不同目的、需要的长度、达到的效果综述如下。关键词:、营养液、水分和药物满足病人需要。 鼻饲胃管是经一侧鼻孔置管终止于胃内,通过导管供给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以营养丰富的流食, 保证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营养和热量的供应,满足病人的身体需要,近年来常用于脑卒中及危重不能进食患者。关于胃管插入长度:传统的插管长度是从发际到剑突或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食管长度约为25〜30cm,咽部长度约为12cm,鼻部长度约为8cm,总长度为45〜55cm,所以理论上插入胃管长度约45〜55cm。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按此长度插入胃管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用眉心一—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察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所以说,胃管会插入胃中以保障能量供应,。 Kiasner〔1〕通过拍摄小儿腹平片验证其精确性总结出图表法, 鼻胃管插入长度(cm)=67+〔(cm)〕。姚红伶等〔2〕将小儿插管的体表测量方法耳垂到鼻尖到剑突距离,即14〜16cm的长度,改良为前发际正中至脐的长度,比原有长度多插入8〜10cm,即插入22〜26cm,克服了在推注流食时因食管反流出现的呕吐。贺生等〔3〕通过对32具新生儿尸体的解剖,测得新生儿经鼻腔插入长度以 18〜22cm为宜、经口腔插入长度以15〜17cm为宜。插入鼻饲管过短,未到胃部易起患儿恶心、呕吐,鼻饲法过长易对胃黏膜造成刺激。,自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维持病人营养和治疗需要。主要用于昏迷、口腔疾患、病情危重等患者,插管长度要因人因病因达到的目的而定。 虽然有报道插管长度为45〜55cm,但临床实践当中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对插管长度进行了改进。 对于单纯自鼻饲管注入流食者,李艺萍〔4〕用导尿管代替鼻饲管,插入28cm,置管前端于食道中下1/3处将管固定,注入流食后不发生反流或呕吐。李艳菊等〔 5〕研究下鼻饲管长度与性别有关,插管时男性42〜43cm、女性40〜41cm为宜。张玉英等〔6〕在护理实践中总结按传统测量长度插管,在首次鼻饲或鼻饲一段时间后约30%〜40%患者出现误吸症,为减少这种不良反应,插管深度必须在55cm以上。老年病人由于食管解剖结构的改变,防止胃食管反流的生理屏障作用降低,食管括约肌松弛,易发生食物反流,宋春桃〔7〕提出老年患者鼻饲时应延长插管长度:耳垂到鼻尖到剑突距离,再加上硅胶管最末侧孔距尖端的长度, 一般为55〜70cm,使食物完全进入胃内,可减少食物反流的发生。脑卒中病人进行鼻饲时,由于病人胃贲门处于半开放状态,胃内容物易反流,故高鑫〔 8〕在常规
胃管插入长度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