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配送模式与网络结构第三章配送网络与配送模式?学习目标:–掌握不同类型配送模式的含义和要点–理解配送网络的重要战略意义?主要内容:–配送模式的种类–配送网络形式及重要性第一节配送模式的种类?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四种典型的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配送模式的种类——自营配送模式一、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优点: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物流的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不足:前期投资较大,在企业的配送需求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高。?一般采取自营配送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尤其以连锁配送企业为多。配送模式的种类——共同配送模式二、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共同配送的原则:?功能互补?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协调一致配送模式的种类——–优点:从货主角度讲,可以使多个货主共享一套物流设施和设备,降低每个货主的日常支出和新产品上市投资的风险。–从共同配送的实施主体(物流企业)角度讲,其物流费用由多个货主共同分担,从而降低平均物流成本。–从社会角度讲,对保护环境做出贡献,节约能源,环境交通压力。–不足:运作复杂,对实施主体的物流能力要求高,需要许多技术作为支持。存在其他障碍,如商业机密(同一行业、相似产品),对服务水平的控制能力。配送模式的种类——:集货配送共同型由货主或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共同开展集货和配送活动配送共同型货主各自将货物送到配送中心,然后统一配送线路集货共同型零担货物的集货部分实施共同化,送货作业交由货主指定的线路运输业者共同型供货代理型由货主主导通过协调共同开展面向百货店、大型超市等零售商的共同配送。DCDCDCDC配送模式的种类——–环境分析:宏观(经济、法律、自然、交通、通信等)微观(合作对象在功能要求、区域、经营理念等)。–服务对象分析:分析可能形成的优势,确定目标市场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组织论证:分析开展共同配送的组织管理模式、方法和组织保证。–技术论证:包括与开展共同配送有关的安全技术、支付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论证。配送模式的种类——互用配送模式三、互用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是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以契约的方式达到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配送的模式。企业a企业b企业c配送系统A配送系统B配送系统C消费群体a消费群体b消费群体c配送模式的种类——互用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以强化配送功能为核心,为社会服务旨在提高自己的配送能力,以企业自身为核心强调联合体的共同作用强调企业自身的作用稳定性较强稳定性较差合作伙伴是否经营配送业务均可合作伙伴需要经营配送业务?与共同配送模式相比较,互用配送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第三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