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原原种和母种繁育过程中防微措加.doc家蚕原原种和母种繁育过程中防微措加家蚕原原种和母种繁育过程中防微措施近几年,江苏省苏州市浒关蚕种场担负着全省80%的家蚕原原种、母种的繁育任务,原原种、母种生产的安全是蚕种行业的基础,保持各繁育品种的性状和生产优质无毒母种一直是其工作目标。笔者就如何做好原原种、母种的防微工作进行探讨。1做好蚕期前的消毒和准备工作对蚕室内外环境、桑场和工人生活区清扫、刮土、锄草,用1%漂白粉液全部毛消1遍,初步降低大环境的微毒率。对蚕室、蚕具、簇具全面清洗、冲刷,使各种病原彻底地暴露后,正式进入消毒阶段。所有蚕室,包括共育室、大蚕室、贮桑室、簇室,用1%漂白粉液进行全面喷消,各种养蚕用具也同时用漂白粉液浸消。如绳网、小红网、蚕I扁等,无法用漂白粉浸渍消毒的,必须用蒸灶进行高温蒸汽消毒。然后,用甲醛石灰饱和液和毒消散对所有蚕室、蚕具、簇具密闭加温消毒,全面杀死各种病原。此项工作务必在收蚁前7d结束。蚕具、蚕室等进行全面消毒结束后应进行微毒抽检。若抽查仍发现有微粒子抱子存在,必须再次消毒和进行第2次抽查,直至不再发现微粒子抱子[1]。收蚁前一天,再用漂白粉液对共育室喷消1遍,并用硫磺密闭熏烟,以防二次污染。[2]。但由于母种的抗逆性斧,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氯浓度的严格控制:1〜2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10min,清水漂洗晾干后使用;3〜5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lOmin,清水漂洗后,脱水晾干使用。大蚕期食叶量较大,应根据用叶量分2〜3次进行消毒,以免破坏叶质及产生二次污染。,蚕室内环境每次除沙后,%有效氯漂口粉液消毒,外环境视情况2〜3d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1次,每班的调桑用具、拖鞋、蚕筷、鹅毛、蚕网等,下班前都要清洗消毒。蚕室内必须配备专用消毒盆,盆内放入1%的漂口粉液,发现病死蚕、不良蚕、弱小蚕,一定要放入消毒盆中。,所有收蚁区的卵壳,用小信封装好,标名批次、区号,并进行烘干处理后,送至微毒检测室及吋进行检测。如有检出微毒,对应收蚁区应及时淘汰。,都要做好迟眠蚕和弱小蚕的淘汰T作,并及吋送检,了解微毒情况。发现微毒超标的蛾区要及时淘汰。种茧期,母种和原原种当选区,要尽快做好发蛾促进,争取在制种前把预发蛾送检,及时淘汰微毒超标区[3-4]、野蚕、桑尺蟻等体内都能感染微粒子,并能与家蚕发生交叉传染,因此做好桑园害山防治工作也是防治微粒子病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秋蚕结束后的冬季封园及春蚕前的3月下旬的治虫工作的好坏,对减少桑园虫口密度有极大的影响。另外,还要抓好冬季这个有利吋期,做好桑园的清园工作,包摇釆除枯叶、修治枯桩,集中烧毁,从而有效地降低桑园翌年的虫II密度。在其他用叶时期,以人工捕捉为主,必要吋可釆用残效期短的农药,进行分批治虫,分批采叶,避免农药中毒。3做好蚕期的回山消毒工作制种结束后,集中统一处理所有制种废弃物,进行销毁、深埋,蚕沙坑封土,蚕室、蚕具、簇具等全面清洗,以漂口粉液全
家蚕原原种和母种繁育过程中防微措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